zhcvl 发表于 2017-12-3 07:31:57

201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题展、特别展

本届连州影展将于12月2日即今日开幕
展览持续一个月,开至2018年1月2日
GZphotos这两天将带你先睹为快
告诉你本次影展有哪些值得一看--
你的自拍杆(与你)
Your Selfiestick(and You)
主题展
数字文化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视觉习惯。过去作为少数特权阶级专属的--对“我”的保存与展示--早已被大众化。我们目击了一切并共同参与其中,在这竞争激烈的视觉世界中,唯有如此才能突围。然而,当面对因此而过度泛滥的图像时,我们应自问作为图像的创造者在现今世界如何定位。
在过去,摄影师们走向外界,捕捉环绕着他们的真实;如今,人们选择潜入互联网,构建虚实相结的世界。作为另一种实现视觉化的工具,互联网提供了丰富且似乎源源不绝的资源,可被所有人轻易寻取,却遵守着与真实世界中元素截然不同的守则,在更大程度上被操纵。我们着眼于两者间所存在的细小干扰、轻微迹象和差别,被允许怀疑与提出疑问,却忽略这些干扰本身也是一种警告,警告我们那界线已被完全抹掉,不再有私人和公众之分,不再有真实或虚假之分;一切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合而为一。
--桑德拉·冒纳克(主题展策展人)


奥斯卡·蒙松,入迷
óscar Monzón,Extasis
仔细观看《入迷》系列图片中的对角线,会发现其实是瀑布游客手上的自拍杆,这些类似删除线或X般的符号最终把游客正在拍摄的风景完全抹去。


雅格布·伯格,脸的剖析
Jacob Burge,Face Off
科技和监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人对我们的隐私权和未经我们同意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这个项目中的照片是伯格用以表达我们当前社会充斥着影像和监控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每天我们的个人身份都被数字化的世界。
巴耶特·罗斯·史密斯,同族
Bayeté Ross Smith,Our Kind of People
本作品系列主要研究服装、种族和性别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身份、个性和性格的看法。这个系列中的主人公们穿着自己衣柜里的日常衣服,在照片没有任何的背景描述下,观众根据画面把自己的文化偏见投射到这些人身上。
在这个时代,社交网络及其传播的力量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类社交网络平台不仅改变了沟通方式,也推动了我们对世界的想象的可能性。这些工具被所有人获取,我们更轻易地敞开大门、发出声音,更重要的,被赋予更多的权力。
通过社交网络,现代创作者们生产的故事独特且多样,却带有共同的批判基调。似乎对作者本体、他或她所生活的时代和世界、以及对摄影媒介本身的分析和质疑,在如今已成为开展任何艺术项目的基本前提。也许,今后将再没有新的故事或状态被发掘,不过是重复的故事被再次重构,而我们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观察。
问题在作品中不再通过说教或夸张修饰的方式被传达。当代摄影师们已意识到:他们有责任不再从单一角度阐述故事,而应选择使用更多样的策略。固态且孤立的图像已无法满足众人;它需要流动、联通,并渴求着更多层次的阐释。
--桑德拉·冒纳克(主题展策展人)
赫芭·卡利法,家庭制作
Heba Khalifa,Homemade
赫芭·卡利法:“讲故事是一种治疗的方法,它使我们摆脱了过往经历的重压。那些找到勇气站在镜头前说话的女人对我来说是真正的礼物。她们给了我继续拍照的力量,而我也希望这会鼓励更多其他仍然沉默的女性能够打开她们的心扉。”
卡洛斯·帕里斯,合一
Carlos París,Singular
本系列中的作品乃由众多画面汇聚而成,抽象的表象底下是真实存在有如印记般的暴行。作品最后呈现的是一个既严肃却又带有欺骗性的画面,它是一个受距离、过度曝光和饱和度影响的文件,有如这个时代的弊病一样。
△马克·佩奇,海边的苏德利
MarkPage,Sodley-on-Sea
《海边的苏德利》是关于一个虚构的英国海滨小镇的社会纪实摄影系列,来自互联网的图片经过印刷及裁剪被构建成实景模型,并在拍摄后被摧毁。作品的创作构思来源于英国纪实摄影历史的悠久传统,从托尼·雷·琼斯到马丁·帕尔,英国的摄影师们一直通过对海滨小镇的记录以探索英国现代生活的特质。海滨是英国人逃离现实生活的代表性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在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并扎根于传统的空间。《海边的苏德利》同时对英国人的特性以及根深蒂固的纪实摄影传统作出讽刺。
#每日非洲
#Everyday Africa
《每日非洲》的摄影师通过Instagram实时与世界人们分享在非洲的点滴生活,打破人们心中长期刻板的非洲印象。非洲印象一直被误导了几百年--地瘠民贫、偏激极端--这种深刻的负面印象仍不断出现在媒体当中。而《每日非洲》将非洲的印象重新定位,定位到人们常忽略的东西--熟悉的日常生活,并挖掘平凡中暗藏的美。
使用文字是基本。字词不再代替图像,而成为图像本身,被视觉化为形状为整体提供元素。而“设计”则作为一种策略,提供着更多阐释的层次。相同的符号被单调地重复着,肆意放大这个时代的“超真实”、污染了风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存在风景之中,却不再知道应如何去看;却在另一些场合,能帮助我们感知所受的控制,与一切未经我们同意的信息获取。在这个数字时代,人类的手,因其原创性与所保留下的微小差别,得以对抗机器和数学公式,用绘画或拼贴表现脆弱与幻灭;或用谦卑的态度去反讽或讽刺,取笑自身并了解此行为的必要性。所有这些错杂细节的构建都出自一个强烈的愿望:激发观者的内心某处,“点击”然后释放。
--桑德拉·冒纳克(主题展策展人)
叶甫纳,直播养成研习营
Ye Funa,Peep Stream Training Camp
从生活到虚拟世界中,人们展示的欲望无处不在,自拍,朋友圈,到最为极致的实时直播。暴露欲和窥看欲,视觉的表现和文字符号的反馈在这里体现的最为赤裸。这个寄生在互联网中的直播间,逐渐成为了广大新生代用于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尼娜·卡卡杜里安,座位分配
Nina Katchadourian,Seat Assignment
《座位分配》系列中的作品均为艺术家在飞机客舱内利用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和一些即兴的小物品创作完成,使用过的道具包括航班所提供的点心、毛毯和购物手册等等。该系列从2010年3月开始,从那之后近200趟航空飞行所产生的照片成为了该系列的原材料。
温德尔·怀特,有色人种学校
Wendell White,School for the Colored
在《有色人种学校》系列中,温德尔拍摄了美国许多曾经作为种族隔离学校的建筑,这些学校被放置在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的风景之上。在某些建筑已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怀特使用历史照片中原始建筑物的轮廓,或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勾勒出校舍可能的模样。
阿丽娅·阿里,不作恶
Alia Ali,Cast No Evil
在摄影系列《不作恶》中,艺术家阿丽娅·阿里邀请观众思考和分析他们对包容和排斥的看法。该系列的创作灵感源于艺术家对于在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日益频繁和公开的负面言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赵峰与林惠义Chow and Lin
等值--鱼的生态足迹
Equivalence--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Fish
作者:“我们通过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大黄鱼,考察了鱼类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与科学家、鱼类专家和地方政府官员合作,走遍福建省的4个城镇,建立了一个棋盘状的鱼类镶嵌图案,以了解鱼类养殖究竟需要多少野生小鱼。答案是7.15公斤,39种共4000多条野生小鱼才能饲养出一公斤大黄鱼。位于图片中心的三条鱼就是大黄鱼。”
透过去神圣化和异质的摄影行为,脆弱而带有强烈诗意的碎片被集合一起。通过从屏幕上或其中取得的图像,日常画面被其他元素伴随着被即时传播,成为一种战略,脆弱却能概述我们周遭世界,确认了个人的存在以及融入社区的必要性。目标是从“我”迈向“我们”。
如此这般,摄影师们加入了一条由渴望分享之人组成的队伍。图像的生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它也不应只存在于摄影师的手中。观众是另一个载体,因为信息不断循环,互相推动着使系统保持动态。每个人都因而能成为主题或对象。举起自拍杆并非仅为了对准自身,而是去唤醒那“与你”之愿,那对接近他人的渴望。
--桑德拉·冒纳克(主题展策展人)
内藤由树Yuki Naito
我的,你的,他们的?
Mine, Yours or Theirs?
我们脑海里所保存的记忆的脆弱性在绘画中得到了体现,通过投射我们可以看到记忆中事物细节的随机性。此项目邀请观众参与并思考这个视觉转换行为,转瞬即逝的画面让人难以捉摸,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成为了记忆处理的连带过程。
特别展
须田一政,民谣山河
Issei Suda,Minyou Sanga
特别展将展出几位日本大师的摄影作品,其中包括须田一政的《民谣山河》。《民谣山河》于1978年开始连载于摄影杂志《日本相机》。在连载的两年时间里,由如今已故的摄影评论家田中雅夫撰写配文,拥有着如同古典落语般优雅韵律的文章穿插在摄影作品中。
江成常夫,战争遗孤
Enari Tsuneo,War Orphans
江成常夫:“出生于「伪满洲国」的「日本战争遗孤」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他们是被当时驻扎在伪满洲国的日本开拓团在逃离战场的时候中途丢下的,而养育这数千名日本孤儿的,正是当地的中国人民。战争遗孤的养父们说‘救助有困难的人是做人应有之道’,我想要抱着谢罪的心情对他们说一句感谢。我相信两国人民可以跨越国界,追求和平,过去是对未来的教训,我希望用这套摄影作品,为中日的友好羁绊做出请愿。 ”

zhcvl 发表于 2017-12-3 07:33:03

转载自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题展、特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