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lay 发表于 2011-5-16 17:38:54

风生水起看三僚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5-7-29 18:30 编辑

       在海外客家人的心目中,兴国三僚村的名气远比在赣南大得多,他们把三僚誉为“堪舆文化发祥地”、“中国风水第一村”。
  偏远的三僚村离兴国县城有70多公里,位于梅窖镇,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的交界处。三僚村的历史始于唐朝末年。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字益,号救贫,曾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携带宫廷风水秘笈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三僚定居。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用的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曾文辿、廖瑀就在此地搭建了三个茅棚定居下来,三僚也因此得名。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三僚则因杨筠松而成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绝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外。
    在这个古老的山村里,有大大小小42座祠堂,狗形祠、无蚊祠、挂壁天井、龟蛇会、月洲祠等,每一座祠堂都有一个故事。三僚还有好多座造型各异的古墓,相传杨筠松创造了72种阴宅墓葬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造型,诸如“凤形”、“龟形”“蛇形”、“虎形”、“**形”等。位于村口的“鲤鱼形”墓穴是给明万历皇帝选了阴宅风水的曾邦旻的墓地,墓前的参天古树犹如鲤鱼的两根胡须,可惜的是,左边的那棵树在大炼钢铁的年代给毁了。
    三僚村最富传奇的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传说杨筠松的**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三僚人说,正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艺,三僚人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杨公视为祖先供奉着。





杨公岭

杨公茅屋

曾公茅屋

廖公茅屋

包裹石


杨公祠





蛇形祠


狗形祠


曾氏砂手


太监墓


虎形墓


鲤鱼形墓

“鲤鱼须”

三祖殿








**079**卍**卍**

CANGYINGR 发表于 2011-5-18 10:58:32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5-7-29 18:30 编辑

图文并茂 精彩

**07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生水起看三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