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巴斯·普林森的《储存》

2012-3-26 17:07|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308|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荷兰摄影家巴斯·普林森(Bas Princen,1975— )是来自鹿特丹公共空间的设计师和摄影师。他就学于荷兰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和鹿特丹伯利奇学院,并参与过多种类型的国际群展和个展。他的影像显示了城市景观和剩余空间 ...

荷兰摄影家巴斯·普林森(Bas Princen1975  )是来自鹿特丹公共空间的设计师和摄影师。他就学于荷兰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和鹿特丹伯利奇学院,并参与过多种类型的国际群展和个展。他的影像显示了城市景观和剩余空间的“边缘状态”,着重把焦点放在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如何把各种隐藏的潜力转换成大规模高度集中的使用。

 


我们现在看到的《储存》画册,涉及到多个方面,有的很明显,有的则没有特殊的计划。这本画册是随同一个同名的展览出现的,因此也成为一本图录索引,仅仅选择了25幅画面,画幅很大,但是很薄。这些看上去的景观作品,更多地希望引起我们对空间的思考,而非简单的画意风景呈现。正如摄影家在接受访谈时所说:“风景并非是从一扇窗口所看到的东西,而是和我们所有人的归属有关。”也就是说,他不是提供给我们一些特殊的或者真实的全景,让我们成为观众或读者,而是让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也是他所观察的这个世界上的演员。下面就是访谈的节选——



问:我想你所带来的所有照片,都是一种冲突的类型。我对这样的一种姿态非常迷恋,尤其是涉及到超现实主义的范畴。这是对瞬间状态的神秘揭示,然而对你来说,这样一种过程可能已经孕育了很长的时间。这也许还和你以后可能遭遇的一切密切相关。

答:一张照片的可能性,其实都是和以前的某些影像密切相关。对我来说,一张照片可能都已经包含了以前或者未来的某些东西。这样的一种融合可以说是全新的,或者说就是陌生的熟悉。也就是说,我的每一幅新的画面,都融合了以往的以及未来的某种观念。当然这不是线性的或者有着一定的时间顺序。但是你可以马上联想到我在好多年前拍摄过的某幅画面。

在画册的编排上,我很喜欢这样的模式:也就是画册的左面一页是我的照片,右面是空白的(或者相反)。尽管有些设计师和我有过争辩,但是我以为这是摄影作品最佳的通途之一。于是这本画册也可以倒过来翻阅,也就是从后面开始。这样也就具备了这样的多重意味:正反可逆,镜面,成双成对: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对称感,照片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非常有趣。或者说,画册中的照片和空白对于我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的。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视觉体验也等同于在这些照片中的一次旅行。这样在同时也就延伸了单独一幅照片的节奏和旋律。



问:能讲述一下画面中的其他一些关系吗?

答:这些画面尺寸很大,但是里面的人物却是很小的。就像是面对这些景观时,我自己也是很渺小的。这些画面中的人物要么是在构建,要么是在毁坏,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很难区分的。或者说,他们仅仅是这一幕场景中的一个元素,就像我在现场使用照相机一样。我们也都成为风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我一再强调的:风景并非是从一扇窗口所看到的东西,而是和我们所有人的归属有关。从我的观念理解,你和你的作品不可能是局外人,是在同一时间构成的挑战或者相互刺激。

我试图展现一些特定区域的景观,那里的变化或者非常剧烈,殖民化的过程,或者是一种停滞不前的萧条,在缓慢中发展。当然,你也可以将这些画面看成是“流动的图像”,与过往和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时间上的旅程。



问:你所说的“流动的图像”确切的解释是什么?是不是如同幽灵般或者是精神领域上的神秘隐藏,和时间相关或者和直觉相关?

答:这一观念是我和一位建筑师在多年前的对话中产生的。这有点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流动的姿态”。我感到我的图像和风景的表述不可能作为一个个体的摄影家的表达被人所关注,相反的是,则是无数摄影家不断变化和修订的工具手段。我的影像和他人的影像以及我自己以往的影像,都是一个隐秘的系统有着相互的关联。如果回到这一主题“储存”,也就是回到了原初。这让我联想到贝歇夫妇的实践。我们在讨论中曾经谈到:标题在最后到来。从地形学的角度看,其中有着双重性,既是自然生存的,又是人工改造的,同时在发生。所以“储存”也就意味着收集和储藏,既是从以往积累过来的,又是可以用于未来的。是的,指向未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26 , Processed in 0.32740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