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

2012-3-27 11:00| 发布者:cphoto| 查看:2450| 评论:0|来自:LIFE

摘要:“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 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 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AlfredEisenstaedt·1898-1995),“新闻摄影之父”。 他出生于西普鲁士,以后举家迁往柏林。他早期采用印象派的绘画主义 ...

“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

阿尔弗莱德 艾森斯塔特

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 (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新闻摄影之父”。

他出生于西普鲁士,以后举家迁往柏林。他早期采用印象派的绘画主义摄影手法,后来受到萨洛蒙和其他抓拍摄影家的影响,开始了直接的人物写实摄影。之 后,他成为职业摄影家,并因其刊登在《柏林画报》上的作品而名声大噪。后来,他逃到了美国,在那里,他同玛格丽特·伯克一怀特 (Margaret Bourke-White)及其他人一起,成为创刊不久的《生活》杂志的第一批专职摄影师,也是最早的4位新闻摄影记者之一。

在之后的40年中,他一直在《生活》杂志工作。每次出去采访,他总能带回有用的照片——这些都是不背弃个人见解或政治立场的照片,从而使他的作品被 称为“艾西的眼睛”而闻名于世。在这期间,他大约完成了2000多次采访任务,为《生活》杂志刊出了超过2500张照片,包括86张封面,成为在《生活》 杂志工作时间最长的成员。

事实上,他也是纪实摄影报道的少数先驱者之一。他曾采访希特勒的上台,拍摄了意大利入侵前夕的埃塞俄比亚的著名系列照片,他拍摄过许多名人,也拍摄了不少一般百姓肖像。他说过,“寻找和抓取最生动的一瞬间。”这句话刻画了其作品的特征,也是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座右铭。

艾森斯塔特拍摄的最出色的主题是人类的生存。他从不摆布他的被摄对象,而是在对象放松了戒备之后用照相机窥视他们在公众面具后面的私人心态。

他镜头下的各类名人

在《生活》杂志的摄影同行里,他是少有的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拍过照的人。但战后,他镜头里频频出现的却是那些闻名世界的美女,索非亚·罗兰和玛丽莲·梦露的娇姿美态替下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政治表演。

艾森斯塔特拍摄的二战风云人物:丘吉尔与希特勒

索菲亚·罗兰是被艾森斯塔特拍得最多的人。记得那是在1961年,《生活》杂志的一个编辑打电话给艾森斯塔特说有一个美差交给他。他当时正在哈佛大 学拍毕业典礼,那位编辑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你必须马上去罗马拍索菲亚·罗兰”,第二天他就上路了。当时正怀有身孕的罗兰不让任何摄影师为她拍照,而 艾森斯塔特却破了例。当后来有人问索菲亚·罗兰为什么破例允许艾森斯塔特拍照时.她回答:“因为他有些像我的妇产科医生。”

索菲亚.罗兰

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长相,反而成了艾森斯塔特接近名女人的优势。漂亮的女名伶敢于大胆和他接触,因为不怕别人说三道四。“谁会在意一个丑老头 呢?”艾森斯塔特曾说,“《生活》杂志对我而言就像是美国国旗,或者是类似的什么东西,我对它有一种极大的职业责任,我将通过它把我所看到的,把我所喜欢 的,告诉全世界的人们。”

艾森斯塔特于1954年在纽约国际摄影博物馆的George Eastman厅举行了首个个人影展。随后,他举办了多次影展,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他于1989年在白宫草坪举办的仪式上获得的由乔治布什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勋章。

艾森斯塔特于1995年逝世,享年96岁。

艾森斯塔特的朋友们都盛赞他的谦卑和仁慈。他曾说过:“这60年里,我的摄影风格没有太大变化。大多数时候我仍然使用自然光线,努力不拉着人到处 跑。我必须既是摄影师又是外交家。人们常常不把我当回事,因为我携带着很少的器材并且动静很小。我1949年结婚的时候,我的妻子曾经问过我,‘你真正的 相机在哪里呢?’我绝不携带一大堆器材,我的座右铭始终是‘尽量保持简单’”。

最为著名的作品——《胜利日之吻》

1945年8月15日,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时代广场给了艾森斯塔特一次机会,他拍下他最为出名的照片。他说:“我看到一个船员在沿街奔跑,拥抱他见到的每个女孩,无论她是矮胖的、瘦小的还是年老的。”

“我拿着我的莱卡相机奔到了他的前面并越过我的肩膀往回望。突然,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被抓住了,于是我转过身,拍下了他亲吻护士的那个瞬间。” 艾森斯塔特对这张不朽的照片感到十分的满足和欣慰。他说:“人们告诉我即使我在天堂,他们仍会记住这张照片。”

最伟大的儿童合影

这幅作品是《生活》杂志委托艾森斯塔特拍摄“摄影师眼中的巴黎”项目中的一幅。而那时,巴黎几乎被无数人拍滥了,对于这个简单又烫手的山药,如何才能拍出新意呢?

当时,位于巴黎梦苏里公园的后花园中,正在上演一出儿童木偶剧《圣乔治和大恶龙》。这张照片就是在木偶剧高潮部分——英雄杀死恶龙时候拍摄的,此时孩子们完全专注于剧情,表情不一却非常真实。根据自述,艾森斯塔特当时想都没想,马上连续按下快门。

巴黎公园木偶剧 1963年

若干年后,待到艾森斯塔特年逾耄耋,他仍由衷的感叹:“在我所有关乎人类表情的作品中,没有哪一张是比这张更成功的。”

艾森斯塔特当时拍摄了不少照片

孩子们全神贯注的观看木偶剧,还手拉着手

情绪高涨

大一些的孩子们的不同表情

阿尔弗莱德 艾森斯塔特摄影作品


球场上的裸奔者

美院人体写生

梦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5 10:00 , Processed in 0.07230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