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是一位国内很资深的广告导演,以前步步高的“小丽啊”、红塔集团、青岛啤酒、南方芝麻糊、海南航空等影视广告都是出自他的作品,现在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传媒动画学院的副院长。近日他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他的个人影像展,主要以摄影作品为主,还有3个影像装置,展现出非凡的“跨界”艺术天赋。展览还有两天,杭州的朋友可以抽空去看看,包括上海的朋友有兴趣,也可以借杭州春游之机,领略一下作品的震撼力。展出时间到3月31日结束,地址:杭州市南山路138号浙江省美术馆一楼。
下面是许江的前言,富有激情,充满诗意——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画面,都是苏夏在为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命城市馆的大型环幕电影《城市广场》拍摄时,从多个国家的广场上所拍摄的精彩画面,旨在通过讲述这些国家的广场故事,寻找世界城市的灵魂。我们从这些画面中,仿佛看到了苏夏行走在这些广场的街头巷尾——或是静静地凝神倾听都市建筑沉重而富有灵性的呼吸,从都市的表面肌理中触摸内心跳动的脉搏;或是机敏地观察都市人生最富有价值的瞬间,不露声色地猎取都市人的“七情六欲”。他的画面以对当代都市强烈认同为前提,通过自我的视线,流露出无所不在的切肤之感。
三个展厅将照片、视频和装置融为一体,非常好看。 
照片的输出采用爱普生微喷工艺,加上一流的装裱,绝对是收藏级的作品。 
最令人感慨的是,作为一个知名的导演,或者准确地说,苏夏是以影视广告导演身份,利用商业影视广告导演的独特社会敏感性去创作当代艺术的影像装置作品,甚至以跨界的方式,创作出足以传世的平面摄影作品。……苏夏以其艺术实践中的探索,正好以反向的运行轨迹向人们证实,艺术创造的跨界也许是没有藩篱的。因为影视广告导演独特的商业行为一直在引导社会大众的关注点、时尚性和传播性,在苏夏的理念中,商业与当代艺术相互融合,一直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且正是基于他非常熟练的叙事能力、镜头语言等视觉理解力和表现力,才得以将积聚的审美力量转移到平面摄影之中,从而深度传递他对当前艺术创作的跨界性、广泛性的“大艺术融合”。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展览的主题“广场、片场、现场”,非常巧妙地融合了对城市灵魂寻找的契合点。他的镜头轻松地漫游在大都市的“广场”上,作为导演“片场”的副产品(换一个角度看,也许摄影完全就是经典的“片场”),精确地传递出“现场”的生命质感,从而为寻找都市灵魂的起点,奠定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基点。从“原始而又现代、市民性格奔放淳朴”的内罗毕,到“虔诚、宽容与自信、每天都在发生着生机勃勃变化”的孟买,我们看到了那些来自远古灵魂的呼唤;从“雪地阳光、西部明珠”的埃德蒙顿,到“和艺术来场浪漫约会”的巴黎,现代都市风韵的撞击无处不在;还有“充满激情、充满个性文化、飘散着性感的城市气质”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镜头中传来的是探戈的舞步节奏……所有的都市广场都成为传递魔力的片场,转瞬间变成了每一位观众都可以通过视觉触摸的现场。正是这样一种多元的宽容和多触角的探索,世界都市的魅力,才可能得以全方位的展现和延伸。孕育其中的精神力量,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于是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看着苏夏努力地拓展着都市摄影的表现空间,在都市平常化、凡尘化的意象中找到更为理想的栖身之地。尤其是当我将目光落到那个在铁轨上飞奔的孩子身上时,一种突破极限的生命快感油然而生——中国摄影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是非常薄弱的,它时常借助于大文化的背景以及其他视觉文化的枝杈攀援,最为本质的依然是天人合一的儒家、道家精神。因此在进入新时期后的社会动荡发展空间,势必会和“西风渐进”的现代思潮发生剧烈的冲突。所以在这样一个完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面前,面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个性化是唯一可以赖之生存的基础,摄影也一样。从文化的角度观察,一个缺乏个性、习惯亦步亦趋、不敢有所突破的艺术家,是无法创作出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作品的。因为个性实际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生命构成的极端表现。苏夏的努力,正是在突破传统的一元化空间局限的漫漫长途上,充分展现欲望中人类个体对生活的理解,让内心的欲望直接走到最前沿,借助都市灵魂的精髓,一路飞奔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