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老照片点评之三:批评的距离

2012-4-9 16:40|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527|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来自: 巩志明博客

摘要: 这个照片点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2006年5月2日 头版,属于"光影漫步"栏目下的头版大照片推荐,当时的版面编辑是柴选,分说明是新添加的。 批评的距离 巩志明 /文 陈团结 /摄 树上有对"爱情鸟" 陈团结 ...

这个照片点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2006年5月2日 头版,属于"光影漫步"栏目下的头版大照片推荐,当时的版面编辑是柴选,分说明是新添加的。

 

批评的距离

 

巩志明 /文 陈团结 /摄

   树上有对"爱情鸟"   陈团结 /摄

   2006年3月29日下午,在陕西省西安市兴庆宫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游人享受着满园春色,一对年轻人居然爬上了一棵松树,坐在离地面约4米高的枝杈上,旁若无人地亲热着。"年轻人浪漫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安全,再说还要爱护花草树木呀,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对类似现象进行监管。"正在游园的李先生如是说。

总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说真话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说别人才爱听。这种类似批评报道的都市题材照片,一直是都市报喜欢的,可怎么拍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又不至于过分伤害当事人,里面的学问有很多。陈团结把一对热恋的情侣,当成"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来关注,视角巧妙,心态温和,符合流行语所云"做人要厚道"的境界。这样的照片不仅我欣赏,相信这对"爱情鸟"万一看到了,也不会太难堪。
     新华社资深编辑陈小波说:"在被拍摄对象行庄严之事和过度伤悲的场合,摄影者绝不能离得太近--因为那是一种庄严的距离!"对此,我想加上一句:"拍摄批评报道时也应该保持这种距离,新闻摄影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思考的是,照片不是越近越好,视觉也不是越刺激越冲击就越好!"
     另外,给好照片起个好名字,如同为优秀的人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可让其更显优秀。对于陈团结这幅照片来说,"树上有对‘爱情鸟'"这个标题使其情趣盎然,意味更加丰厚。

分点评1:

       地上这两人应该要还是不应该要?这是个问题!把人家拍进画面,人家和这树上的事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成为纯粹的"道具"和围观者。如果不拉他们进画面,作品似乎有些味道寡淡。其实,这都不是新闻的核心,新闻的核心是说这事就是在这样的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共场所发生的,树下这两人成为此时此刻的公共空间的重要的视觉象征。

分点评2:

       事过好多年,我还经常想,要是摄影师角度再放低些,那树上的爱情鸟再拍得高些,如果有一缕逆光再投进树枝里,这照片是不是更有味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00 , Processed in 0.07018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