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老照片点评之四: 俗景雅韵

2012-4-9 16:40|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499|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来自: 巩志明博客

摘要: 这个照片点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2005年10月11日 头版,属于"光影漫步"栏目下的头版大照片推荐,当时的版面编辑是柴选,分说明是新添加的。 俗景雅韵 巩志明 /文 杨小兵 /摄 秦人·困了 杨小兵 摄 总点评: ...
这个照片点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2005年10月11日 头版,属于"光影漫步"栏目下的头版大照片推荐,当时的版面编辑是柴选,分说明是新添加的。

 

 

俗景雅韵

巩志明 /文 杨小兵 /摄

秦人·困了              杨小兵 摄

 

总点评:

      俗话说:大俗即大雅,大雅也大俗。
      在思想者眼皮子底下,天当被地当床,长铺大躺,四仰八叉,香香地睡上一觉。谁管他这里是什么地界儿?陕西省图书馆门前,诗书圣地,斯文正襟!谁管他周遭人来人往,高眉低眼!谁管他思想者那老儿在那里装模作样,煞有介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杨小兵的这幅《困了》,猛一看,挺无趣,属于那种其貌不扬的照片:构图太散,几乎没有主体,缺乏精雕细琢的中心和趣味点,所有的细节和质感都既"溢"不出来,也"透"不出来。要说有啥,有的仅仅是大睡者、习读者和思想者三者之间的特定时空形成的"场",别无他!
     但是,慢看细想,似乎也不然。琢磨琢磨还挺有意思。在思想者脚底下大睡者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实在是太困了,逮哪儿在哪儿睡!要么是胆大惯了,一贯就是这么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论在哪儿都能高呼噜,大嗓门,四海为家!全然是一派秦人风骨。更有意思的是习读者好像已司空见惯了,所以安之若素!
     这就是21世纪的西安,不知怎么,说到这儿,心里挺不是个滋味的......


分点评1:

      小兵成天拿个卡片机东拍西瞄,可是我能看到他照片的机会还真不多。像这幅照片,刚看时感觉挺陌生的,以为不像是小兵的照片,首先是画面不够干净,有些乱,看上去乱马失槽的,而且远处的建筑还有些倾斜。可是正是这样的时空截取显示了一种曾经真实的存在,所有的遗憾和缺失都在反过来佐证着照片的真实性。

分点评2:

     画面中的元素是三类,雕塑以及环境,睡觉者,其他人。这类照片的意义在于关照三者之间的关联因为比较松散,所以显得关联不紧密,其实画面没有别的,反倒强化了这种关联。只不过需要安静地面队照片两三秒,就可以感受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08 , Processed in 0.07773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