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1923-2004)的职业生涯被苏珊·桑塔格列为“上个世纪职业摄影的典范之一”(另外几位是布列松、爱德华·史泰钦和比尔·布兰德),以时尚摄影起家的阿维顿,在日后的成就远远超出了这个领域。 阿维顿工作照 阿维顿是个地道的纽约客,他的父亲是俄裔犹太人,在第五大道有一家时装店。上中学的时候,他和高中同学詹姆斯·鲍德温编了份文学小报,那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诗人。后来他去海军服役,被派去给人拍证件照,上千张照片拍下来,他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1957年8月的时装照片 《Harper's Bazaar》是在东海岸出版的著名时装杂志,它为阿维顿提供了一副高大的骨骼框架,使得他得以长成一只羽翼丰满的大鸟。可以说,阿维顿在一个正确的时间 出现在一个正确的地方,在布罗德维奇时期,他从来不曾墨守陈规,阿维顿在他的鼓励下,不断实践他对摄影的新认识。 多维玛与大象 1955年8月 阿维顿的摄影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拍摄对象都是摆拍的,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浅浅的灰。他从来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 欢影子,他想法设法避免闪光灯打亮时在背景板上留下阴影。他从来不试图掩饰人物的生理缺陷,皱纹、眼袋、疤痕在画面上很显眼,但就是这种不太有诱惑力的真 实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观者的兴趣。 时尚摄影之父 多维玛与大象的另一张照片 1992年,近70岁高龄的阿维顿成为《纽约客》的首席摄影师。2004年10月1日他在德克萨斯为这家杂志拍摄照片时,因为突发脑溢血而去世。 凯特·摩丝 1997年1月 “人像照不是临摹。当情绪或事实转化成照片的一刻,它就不是事实,而是意见。”美国人像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抱着这个宗旨,将时装摄影升华成艺术,以人像摄影展现名人和市井小民的神韵,赢得“世界最著名摄影师」的美誉。 阿维顿作品 人像摄影是阿维顿的最爱。他最擅长的做法,是将拍摄的人物置于空白背景前,以镜头捕捉他们不为人知的本质。芭蕾舞王纽瑞耶夫的双足,在他的镜头下呈 现出个人表演的精髓;“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更在他的作品中意外展现极度哀伤与深沉的面容。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成了一个迷惑老人;发明原子弹的科学家欧本 海默则是一脸困扰。曾写得一手好诗的阿维顿,却因战争而必须辍学,一九四二年加入美国商船队,他拿着父亲送他的相机,替船员拍证件照,因缘际会而成了摄影 师。“我必定是拍了十万张困惑的面孔,然后突然惊觉,我正在当摄影师。” 纳斯塔嘉 1981年6月 两年后他在一家百货公司拍广告照片,很快就获得赏识,翌年加入时装杂志《哈泼时尚》,渐渐闯出名声。二十年后他跳槽到《Vogue》杂志时,年收入已达二十五万美元。 人文主义关怀者 1963年2月15日 精神病院 老黑奴 1963年3月 1960年代,理查德·阿维顿拍摄了一系列精神病人写真,黑人争取民权运动和反对越战活动的照片;1970以后,他走向人文摄影,拍摄了众多社会名流、普通男女,以及表现美国西部精神的底层人物。 1963年2月15日 东路易斯安那州精神病院 1991年8月31日 意大利威尼斯 各个阶层的人在他的镜头中强烈着透射着不同阶级的真实状况,阿维顿走近他们,接触他们。他的镜头指向就是一种关注或者说关怀性的思想指向。我们可以从这一页的图片中略有感悟。 阿维顿作品中的“人” 纽约 1995 阿维顿的照片,背景几乎都是空白的,连影子也没有,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前景中的人物。阿维顿说:“我从一连串的‘不要’出发,不 要精致的灯光、不要表面的构图,不要摆姿势或述事。这些‘不要’迫使我变成‘要’。我要白色的背景,我要自己感兴趣的人,要我们之间发生的事。”他的作品 的另一个特点是充满动感。他让模特儿自由行动,奔跑、跳跃、倒立、呼喊、拥抱,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呈现更鲜活的存在,而他用相机凝固一个个生气勃勃的瞬间。 他为时装摄影开辟了新天地。 纽约 1995 阿维顿关于人像摄影的观点也很有意思。他说从前家里拍全家福照片时,都借用了别人的房子和汽车,“我小時候的家庭相簿是建立在某种謊言之上的。”不过,谎 言中未必没有真实的成分,进入画面的房子和汽车,至少诚实地透露出了他们的愿望。他说:“人像照不是临摹。当情绪或事实转化成照片的一刻,它就不是事实, 而是意见。照片没有不准确这回事。所有照片都是准确的,没有一张是(全部)真相。” 总统 在漫长的一生中,理查德·阿维顿拍摄过众多名人,例如梦露、赫本、约翰·列侬、杜尚、安迪·沃霍尔、辛迪·克劳馥、索尔·贝洛、希拉里·克林顿、托尼·莫 里森等。他似乎对这些光彩照人的明星卸装后的软弱人性更感兴趣,双眼失神的玛丽莲·梦露,一脸困扰的奥本海默,面带悲伤的温莎公爵夫妇……空白的背景使他 们的灵魂无所遁逃,纤毫毕现。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5 10:13 , Processed in 0.12232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