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不一样的是,玛丽安·维格尔(Marina Weigl)并非意外地进入兔子洞而发现仙境的。她有意识地将马赋予了象征性的意味:活力,强大,欲望,以及宗教的意念。她的冒险始于记忆和想象中骑上的骏马,进入了她自己设定的仙境。她遭遇了被其描述为“虚拟的真实展现”,介于梦幻和真实之间的创造物,也是心灵的创造物,或者说,属于哲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但是她讨厌纯粹智力的构成,讨厌冷冰冰的影像。她希望这一切都充满诗意,热情,如赞美诗,如同歌唱。这是一种属于所有人想象中的仙境。也许可以借助古希腊和罗马神话:普赛克(Psyche),一位伟大国王膝下三女儿中的小妹妹。她外表和心灵美丽无双,全世界的人们都长途跋涉来敬仰她的美丽——这是一种灵魂的高度。同时,也和突破一切禁忌的爱神厄洛斯息息相关,涉及心理学的层面。她想从我们本已荒芜的心理中拓出一片华丽的仙境。
![]() 维格尔将马作为一种欲望的象征,如同寻找一种精神的自觉,回首倾听往昔经典信仰美好时光的回音,同时又试图突破精神领域的禁忌,让人联想起劳伦斯的小说。正如劳伦斯深谙古希腊和古代中美洲的精神力量,赞赏纯净的性的力量,曾经这样描述马:激情,闪动光泽,表现凶狠…… ![]() 然而在以往摄影家的镜头中,马的精神力量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在极少的摄影家镜头中,马的形象得到了具有联惯性的美丽描述之外,更多的摄影家是将马作为一种附属对象展现的。比如爱德华·柯蒂斯在描述消失的印第安人中所出现的马,或者斯蒂格里兹镜头中马作为运输工具的表现,以及寇德卡的吉普赛人也是将马作为代步工具……当然,维格尔的想象空间,肯定将马带出了更大的表现力空间。 ![]() 也许,维格尔通过马带我们进入的是一段心理的旅程,这段旅程的终点也就是早已被我们遗忘的仙境。但是维格尔留给我们一份地图,一份心理的地图暗示我们如何得以回到我们自己曾经拥有的仙境。 ![]() 连同所有的心理学、哲学以及文学的丰富联想,维格尔的艺术暗示我们,这些关联尽管都很有趣,但是都次要的——重要的还是应该回到她的艺术本身。尤其是人类和马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摄影中被神秘化和浪漫化了。同时她又通过这些画面揭示了人类精神的普遍性——艺术的功能也许就在这里。 ![]() 这些照片也因其独特之处让我们停下来思考,让我们的惯性思维得以拓宽一个缓冲的空间。所以这不是简单的炫技,而是真正严肃的艺术。是维格尔创造的她自己的也属于大家的世界。美国诗人赖特写过一首诗题为《赐福》,其中他看到了两头印第安的矮种马放牧在田野上。他和马之间的亲密得到了非同一般的体验,一时间有灵魂出窍的感觉。维格尔的照片同样也可以转换成一种赐福,一种灵魂出窍的狂喜。 ![]() 你可以进入网站http://www.marinaweigl.com/浏览更多的照片,或者购买她的摄影作品集《Horse and I》。她的作品有三幅限量版本出售,每一幅50张。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0:09 , Processed in 0.08340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