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我们才从睡眠中醒来。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窗帘俯瞰德黑兰。我们住的宾馆是德黑兰两家最好的酒店之一,Parsian Esteghlal International Hotel,据说Esteghlal是独立的意思,但是英文中却没有这个词汇,估计来自波斯语。这个酒店确实气派,但不像中国酒店那么铺张和奢侈,简朴中透着一股尊贵,而且确实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我住的房间在7层,拉开窗帘后,一个山城的德黑兰和其后高高的山脉正好正对我的窗户。那个山脉上居然在6月中旬还保持者几条纵向的雪线,看来一冬的白雪还顽强地迟迟不愿融化。看介绍,那座高山叫厄尔布尔士山脉,它横亘在伊朗的北部,山那边就是里海。 从阳台俯瞰德黑兰,城市很大,据说有一千五百万人口,是整个伊朗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来之前,仅止做了一点点的功课,就得知德黑兰是一个严重污染的城市。但是站在阳台上眺望,德黑兰湛蓝的天空通透明朗,下面街道上的汽车风驰电制,在速度中却也井井有条。城市并非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景观,一面是资本高楼,一面是贫穷的棚户区。开始我想这是否是不真实的一面,即我身处的地区是城市的名片地区。后来,虽然不多的观访,却还没有发现所谓落后国家那种必有的风景——棚户区。德黑兰庞大,但疏朗有致,卫生干净。 事实上,在我们后来的观察访问中,发现原来我们对伊朗存在的各种悬念不过是来自西方媒体(当然也是来自俺们媒体的积极合作)误导。伊朗这个国家的社会物质化程度相当的高,其城市化的文明程度绝对不亚于欧盟的希腊。去年我有幸游览了希腊,算是在一个时期内让我比较了两个国家,这样的结论自然很有底气。如果说德黑兰是伊朗的首善城市,但是后来在南部城市设拉子和设拉子附近的农村观看,伊朗实际上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 想起来在临行前碰到同胞,一说起最近要去伊朗,马上就有会有一致的疑问,你去那样的国家是否过于恐怖?甚至,在德黑兰逛巴扎时,碰巧北岛来了一个电话,听说我在伊朗,他也是一句问话,“很危险吧?”记得我们到达德黑兰机场,乘车沿高速公路进城,望着车窗外闪烁的万家灯火,我们一行人已经觉得有些超现实的感觉,不约而同地说起,怎么能想象这样一个呈现城市文明的国家会有别国的飞机在天上往下投炸弹。这种感觉如果你不身处其境是不会有的。再往下推理,想起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每天自杀炸弹不断,人民生灵涂炭,责任是谁呢?先不管各个国家选择什么道路,发展什么自己的武器,凭什么选择权必须由你美国来制定呢?如果中国在六十年代没能突破压力发展自己的核计划,那么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吗?各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还是让大家自己解决自己的事儿吧。你在伊朗的街头行走,起码你见不到到处都是沿街乞讨的乞丐(这点比中国强),见不到汗流满面辛苦劳作的痛苦表情,那么外人凭什么断定那个国家是个非人的国家?欧美强势的媒体一天到晚地在妖魔化伊朗,而且其效果如此强大,倒是让我们警惕媒体操控世界的能力。在伊朗,基本见不到像其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国家中随处可见的游客,在各处那些令人震惊和景仰的波斯文明遗址,我们只见到伊朗的民众,直至我们大家觉得守着这么牛的遗产却没有旅游经济,真是超出咱们能把一切变成钱的习惯意识想象。 下面还是请大家看看随手拍的一些照片吧。先说明,这只是到此一游的随手拍,不是艺术,别又蹦出几个发烧友来诟病没有构图之类的话。这次时间极短,每天如赶三关,永远在行走中,甚至连个像样的“赶巴扎”都没成,再加上伊朗方面提供的翻译不是很给劲,很多地方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尽量凭记忆来写图注,不准确的地方难免,请方家补充。
这就是我们下榻的独立酒店。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18 , Processed in 0.07037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