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多·古伊迪(Guido Guidi, 1941— ),意大利摄影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通过伪纪实影像质疑摄影的客观性,主要是受到新现实主义电影和观念艺术的影响。在70年代,他开始对意大利的人工景观发生兴趣。他通过8×10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工作于不毛之地和废弃的空间,完成了一系列作品,深入对景观、摄影和观看方式的思考。此后,又曾关注现代主义者建筑的生死存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最新画册《意大利新地图》。
罗斯·马考雷(Rose Macaulay)在《废墟的愉悦》一书中曾经写道:……废墟总体上的构成有厌世、渴望、怀旧、焦虑、挫折、乡愁,是人类灵魂的激情所在:一个永恒的象征符号。 然而英国评论家盖里·巴格(Gerry Badger)则这样认为,古伊迪的这些照片也许是他见到过的最令人讨厌的画面,然而他的意思是一种恭维。他通过标题《意大利新地图》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也就是对意大利疆域的一种注解——难道就真的是他对自己家乡的态度?我们面对的这些画面,是一些被人忽略的和废弃的空间,构成了时代转折点上的象征性符号。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他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值得拯救的空间,而另一方面,却又显现出作为一个意大利人独有的偏爱,尤其是作为性情中人在心理上和审美上的结果,而非刻意想去表现某种民族的特征。 对于“意大利新地图”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其中有多少是纪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就像当年萨科夫斯基评述沃克·伊文思所说:很难确切地知道,沃克·伊文思在他年轻时镜头中的美国,是一种记录还是一种虚构。 从这样的意义上评述,古伊迪所呈现的真实,是隐藏在虚构后面的真实。这些意大利的景观,建筑是一半完整的,一半毁坏的,混杂着技巧和幻觉,既有褪色的荣光也有新的抱负,就像是一位没有表情的喜剧演员,难以确认是一本正经还是挪揄嘲讽。如同伊文思,古伊迪将废墟等同于一场壮观的海难。但是和伊文思不同的是,我们实在无法确认古伊迪更在于关注废墟,还是关注壮观。甚至在他的肖像中,尽管是直截了当地面对,还是难以从中感受到任务命运的走向。看上去他没有受到意大利旅游局的委托,而是将5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转换成了21世纪照相机静止的剧照。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09:55 , Processed in 0.07322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