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关于花和人生的呓语——解读方宁三部曲之一

2012-8-1 15:46|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527|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谁也无法准确地猜测一朵花会在哪一个瞬间开放,谁也无法断言一朵花能灿烂地开放多少时间。艺术家的**创造也一样:在哪一个瞬间灵感喷涌,喷涌的力度有多强,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永远是一个无法解读的密码。于是, . ...

谁也无法准确地猜测一朵花会在哪一个瞬间开放,谁也无法断言一朵花能灿烂地开放多少时间。艺术家的激情创造也一样:在哪一个瞬间灵感喷涌,喷涌的力度有多强,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永远是一个无法解读的密码。于是,当我们试想将艺术家的创造和花的魅力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双重密码的解读是不是又会产生奇妙的质变?






是的。方宁和花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艺术创造的魔力却是最不可思议的现实。从方宁面对小小的花朵按下快门的那一个瞬间,到完成对“花花世界”的唯美诠释,只经历了两三个月的跨越,就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一个似花非花的大格局的营造,竟然就在一个看似弱小的女子手中,悄然完成了……而且,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告诉学生,花卉的拍摄是很难的一门艺术。这不仅仅是拍摄的人太多,或者是花卉摄影作为一种题材的单一和局限——关键是花卉本身的美丽,已经构成了表面上太多的诱惑。浅尝辄止涉猎其中,多半会无功而返。然而这些天,面对方宁的花卉摄影作品,无意中验证了我的忧虑只是一种多余。当我看到方宁的镜头将花卉本身所具有的人们熟知的美丽作为一种艰难的挑战之后,隐藏在美丽背后的“灵魂出窍”,终于使花卉摄影走上更高的、更为奇妙的境界。







方宁的拍摄是从塑料花开始的——你想到没有?在对普通的塑料花稍作尝试之后,意外的惊喜马上让她“跃入”了花海的芬芳。所有的灵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极端”的尝试之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之链”,环环相扣,又错落有致,别具光辉。而且,方宁的花卉之美绝非是简单的唯美,不是一种表面上借助一些技巧所产生的浅显单薄的无病呻吟。其实方宁在每一个瞬间按下的快门,迸发出的却是人生经历中大起大伏的生命之歌。20多年海外生活的漂泊不定,20多年人生磨难的腥风血雨,从美丽纯净的心灵中所积聚的累累伤痕,却无法掩盖曾经的美丽和纯净,反而为艺术创造的深度和厚度,添加了常人难以获得的砝码。所以,她常常借助气势磅礴的笔触,衬托柔弱的花蕊枝叶,常常挪用现实生活的象征,强化人生似花非花的隐喻,或者在虚无缥缈的动感瞬间,暗示着花卉和人生同样的无常!


 
 



所以,少年时代学画的经历,也许为花的美营造了一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浪漫天真。更重要的是,日后生活的“惊天巨浪”,才是这些花卉摄影中厚重得让人难以忘怀的铺垫。尤其是随着艺术生命的成熟(成熟之如此迅速,已经让人叫绝),方宁的后期(也就是在创作的两三个月之后)作品,已经呈现出更为深入的人性探索的力量。或者说,是借助花与性的神秘关联,让花卉摄影的意境,又上升到了迷人的高度。





我突然想起美国新一代摄影家大卫·拉查佩尔,他认为仅仅是女性人体的新鲜就具有无穷的弹性。他告诉采访者说,“在一种陌生的状态中,我找到了他们的美丽。有时候对于我来说,美丽就是一种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简单的东西。”那么,方宁镜头中绝对没有经过PS处理的花卉,不就是一种“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简单的东西”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0:06 , Processed in 0.07171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