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犯罪的推理,不仅仅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罪犯,而是试图将所有散乱的线索进行有序的梳理——所有残留的线索和碎片都可能成为一种实证,甚至可以推理出犯罪的动机。有时候因为这些证据的充分性,使得犯罪的动机变得很清晰。而有时候即便是富有逻辑的证据也难以清晰地展现动机。或者是作为个体的犯罪已经很清晰了,但是求证的路径却是模糊不清,逻辑显得混乱,或者根本不存在,使得动机如堕五里雾中。那些犯罪的证据和细节,无论如何详尽和细致,越是细细审视越可能坠入更大的谜团之中。结果很可能只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了先入之见,以及自己的渴望甚至恐惧。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有一桩重大的案件——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查尔斯·斯塔克韦瑟18岁时认一个名叫卡利尔·安·福盖特的女孩,后者13岁。1958年1月21日,福盖特的母亲、继父和两岁的妹妹遭到谋杀。在躲藏一个星期后,斯塔克韦瑟和福盖特开始了疯狂杀人的道路,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前后共计11人死于他们的手中,成为内布拉斯加州的杀人狂魔。在1958年初,他们最终在怀俄明州的道格拉斯被捕获。 他们被逮捕后,斯塔克韦瑟声称福盖特与疯狂谋杀无关。据福盖特的审判提供的证词也这样说道:我没有参与此次家庭谋杀案,也没有在房子的周围帮助掩埋尸体。然而,查尔斯·斯塔克韦瑟最终被判死刑,而福盖特被判处终身监禁。福盖特的监禁时间后来被改判,这使她在1976年6月被假释——不过她仍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级谋杀罪受审的女性。1959年6月25日,查尔斯·斯塔克韦瑟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被执行电椅死亡。 自从查尔斯·斯塔克韦瑟死后,众多的电影编剧受到了他的故事的影响,并因此编剧出包括《虐待狂》(1963年)、《荒芜之地》(1973)和《天生杀人狂》(1994)。而《天生杀人狂》是由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具有心理创伤的儿童最终成为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的故事。这部电影因其暴力而臭名昭著,被认为是最有争议的电影之一,排名第八。 然而摄影家克里斯坦·帕特森(Christian Patterson,1972— )更感兴趣的则是电影所讲述的传奇性犯罪背后的故事。经过多年的努力,帕特森多次往返于内布拉斯加州,探源谋杀之路。一路上他访问了和当年谋杀有关的人物和地区,检索公共档案,调查事件的真相。在一些方面,他甚至找到了新的证据。最终他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全套档案,对于当年的犯罪得出了令人感慨的跨越时空的解说。 也就是说,帕特森在追踪罪犯的足迹的同时,又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力空间。整个系列包括一幅地图,一份口供,一些记录和牺牲者所提供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当年刑侦过程中所没有发现的。然后就是他所拍摄的静物,以及和当年事件相关的客观对象。这样,所有的元素只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的可能,就像桑特在摄影家作品的前言中所说:“谋杀改变了所触摸的一切。”这些图像并非让我们去推断罪犯最终是否应该受到电椅的极刑,而是让我们通过想象的拼图,回归一种宿命的感觉。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3 , Processed in 0.14927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