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李宇宁《微光》作品。她们是一群90后的女兵,出生在日益开放且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成长过程与改革开放的社会高速发展同步,她们是非比寻常的“独立体”、“复杂体”,乃至“矛盾体”。她们在理想的驱使和现实的压力下进入了军营。而媒体惯常的描述,将她们塑造为标准的形象。 2012年11月23日晚,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幕式暨新摄影奖颁奖典礼在市文化广场举行,第八届连州国际摄影节正式拉开了帷幕。广东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肖志恒,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程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玉文、朱宪民,法国尼艾普斯摄影博物馆馆长弗朗索·萨瓦尔,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鲍昆,美国著名艺术家Mac Adams出席了本次开幕式。仪式上,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宣布2012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正式开幕。各位领导嘉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早期摄影的大型户外3D放映。此外,国内外上百家媒体,以及上万多名观众也参与并观看了开幕式演出。 今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为“故事,离真相有多远?”,总策展人是法国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馆长弗朗索·萨瓦尔先生和段煜婷女士。弗朗索·萨瓦尔多年来致力于摄影历史文献的探究,在改革摄影博物馆体制和研究当代摄影生态方面是国际公认的权威人士。在国内展部分,段煜婷女士邀请了杨福东、庄辉、韩磊、严明四位中国当代艺术和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策划展览。国内艺术家个展部分,展出了陈晓云的《坠枯录》、蒋志的《情书》、阿斗的《阿斗》以及其他优秀摄影家的最新作品。国际展部分将向中国的观众介绍当下欧洲乃至全世界最活跃的摄影家个案,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当代艺术大师麦克·亚当斯(Mac Adams),《这就是当代摄影》的封面艺术家埃琳娜·博劳瑟斯(Elina Brotherus),神秘的匿名法国人等人的作品,同时展会还将向中国观众展示法国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珍贵的馆藏作品。 与往届不同,2012连州摄影节年度新摄影奖成为了开幕式的重头戏。陈晓云的作品《坠枯录》荣获新摄影年度大奖。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由中国摄影家李宇宁和土耳其摄影家瑟卫·科契依特(Servet Kociygit)瑟卫.科契依特摘得。弗朗索·布尔根(Fran?ois Burgun)和冯立获得了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获奖艺术家的作品都将在本次展会中展出。近几年,被国际艺术领域所瞩目的新摄影奖推出了众多优秀的年轻摄影师,如骆丹,陈哲,游莉,王远凌等。他们因为得到连州摄影节的认可,而被更多业界人士所熟识。同时,本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设置了国际影像专家见面会,邀请国际摄影艺术界20位权威人士以及中国摄影艺术界10位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为中国以及亚洲各地报名参加的摄影师提供最专业的职业引导,为摄影师的作品提供更多可能的方向。 从本届年展开始,作为连州摄影年展的特别合作单位广东美术馆将和连州展开长期的合作,连州摄影年展的重量级作品也将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据悉,此次摄影节开幕活动将持续5天,展期持续到12月12日。 附录: 2012连州国际摄影节获奖作品名单: 新摄影年度大奖 陈晓云《坠枯录》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 冯立《白夜》 Servet Kociygit瑟卫·科契依特《真相》 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 Fran?ois Burgun 弗朗索·布尔根《给眼睛的“胶片”》 李宇宁《微光》 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李宇宁《微光》作品。就像被迁移的树,从自由自在地在原野中生长,突然被限制在一个空间,限制为一个方向。是被同化?被融合?抑或固步恪守个人的信念!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一直横亘在她们自身与军人的身份之间。她们试图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寻找一个自我的标准来解析她们个人在军营中的生活、理想和现实,在个人、集体,自由和约束这样一个矛盾的环境之中寻找身份的认同。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冯立《白夜》作品。没有人更能像冯立所拥有的挥霍摄影的自由,他只关心他擅长的方法,甚至是偏执的、唯一的、排他的方法。正是这种对于驾驭的成熟感,才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人群的偏执,社会的乖戾,被他的照相机发出的一道道闪电击中。他照片中的人物和情境、原本隐藏着的戏剧般的无辜或受伤感,也被赤裸地暴露出来。冯立从未有拍出赏心悦目照片给你看的动机。拍的“不好看”是他的特长,他将日常的现实作为他拍摄的主要对象。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冯立《白夜》作品。诚然,他经历的现实是作为每个中国人所必然面对的现实。因此,他的“不好看”的照片既是一个特殊方法的图像产物,也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现实的直播。他使用广角镜头,使用闪光灯这些容易令拍摄对象发生物理畸变的拍摄工具,这个结果将被摄者的不安直接甩给了观者,他习惯属于自己的一种观看形式,这种形式本身使得一切有关摄影的方法、理论、美学依据变得微不足道。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冯立《白夜》作品。冯立,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现居成都。 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François Burgun(弗朗索·布尔根)《给眼睛的“胶片”》作品。一些笔迹的片段将我们从解读诠释中解脱出来。这些字词,无法发音,也无法被接收理解,它们是写给谁的呢?一切都被言说了,真相退去面纱,它是赤裸裸的、怪异的、可憎的。一些身绕示意明确带子的年轻人在哀悼那些从未明言的秘密。这些带子是他们自己丧葬的环。他们通过一个短小而粗暴的句子来陈述一段足够清晰明亮的人生,好让一场戏成形上演。沉默的摄影肖像所隐瞒的内容,语言将它叙述出来,直截了当地、痛苦残忍地。 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François Burgun(弗朗索·布尔根)《给眼睛的“胶片”》作品。在这里,摄影并不躲避也不寻求影射。不相信观相术是摄影的不幸。我们的外貌、轮廓,从不会出卖我们的痛苦不安,不会泄露我们内心深处的任何恐惧,从不会清楚地暴露我们的反常与深层创伤。这些猥亵的字词一齐宽恕了把摄影视为通用语言的这种信仰,重新恢复了语言的神圣性。书写为赤裸披上外衣,又消除了一切含糊暧昧。受伤的肉体、被玷污的生命,在日常的内心活动中等待着我们,没有什么会让哭泣与控诉从中泄露出来。受害者们已作出了选择,拯救大众的忏悔,这真是摄影的骄傲!摄影目的的一部分就是消失在字词和书写的表面含义背后。摄影取景从字面的物理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试验,然而它本身也是一种出路。在那些激动人心的图片中, 拍摄对象赋予了摄影师一种新的身份, 也就是医治者。 肖像照中这条不详围巾的出现,写下了痛苦一词,让人似乎能触摸到苦楚的存在。摄影师是命运的揭示者。 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François Burgun(弗朗索·布尔根)《给眼睛的“胶片”》作品。弗朗索1977年出生于法国东部。在阿尔勒的国家摄影高中读书,并于20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梅斯市的美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作品曾在巴黎纽约的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展览会和巴黎网球场画廊展出。曾被邀代表阿尔勒国家摄影高中25周年庆。也为一些时尚杂志,如《WAD》、《PREF》和《TETU》效力。今年,他开始以“居住艺术家”身份和尼艾普斯摄影博物馆一起,与博物馆馆主弗朗西斯•萨瓦尔共同准备他的摄影展。 新摄影年度大奖:陈晓云《坠枯录》作品。《坠枯录》注,是对《坠枯录》的图像注释,从这本书中引申出修辞和情感因素作为绘画或摄影的创作前提,想象一个充满了词语意识的枯萎衰败的世界,提供了对一些基本幻念逆来顺受的表达。 新摄影年度大奖:陈晓云《坠枯录》作品。 陈晓云,1971年生于湖北。自1999年参加上海“超市”展开始了当代艺术实践与创作,将录像和摄影作为主要的创作媒介,是近十年来试验性艺术的重要艺术家之一。近期个展包括:为什么是生活,香格纳,北京(2010);翠玉录,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9);FAINT,MC,洛杉矶,美国(2008);爱你大老板,THE PROJECT 画廊,纽约,美国(2008)。 新摄影年度大奖:陈晓云《坠枯录》作品。陈晓云近期参加的重要展览有: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SHANGHAI KINO,SHANGHAI KINO,伯尔尼美术馆,瑞士(2009);第十六届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2008);哈瓦那双年展(2008);DRAPEAUX GRIL,CAPC-现代艺术美术馆,法国(2007);2006釜山双年展,韩国,(2006);都灵三年展,意大利(2006);横滨三年展,日本(2005);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2004)。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Servet Kociygit(瑟卫·科契依特)《真相》作品。在精选照片时,艺术家们偏爱那些以戏剧性画面来凸显现实的作品。这三幅作品均选自《真理》系列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身处不同地点、观点相左的记者。照片仅仅突显了记者,对现场所发生的事只字未提。就像我们生在这个年代,即使掌握了无数信息,却仍然对真相一无所知。对于媒体如何操纵大事,曲解现实,我们也一概毫不知情。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Servet Kociygit(瑟卫·科契依特)《真相》作品。《子弹不能转弯》(2010)为我们还原了报纸中很常见的画面:一名男子躲在墙后。世界的某处烽烟四起,但照片并没有过多地阐述战争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医生》展示了医生在水中照料病人的情景。此时,医生和病人的形象从我们固有的思维中彻底独立出来,自然地融入了背景当中。水在许多宗教仪式和文化背景下都是灵魂得到净化和治愈的象征。这张图理性地诠释了宗教仪式:宗教仪式对人们精神的作用就好比医生对病人肉体的治愈。在作品《古典摇滚》中,伊斯坦布尔的街头,落魄面善的男人手执点燃的枝型吊灯。枝型吊灯是富庶的象征。可这个贫穷的男人却在日光中手持点燃的吊灯!
新摄影年度艺术家奖:Servet Kociygit(瑟卫·科契依特)《真相》作品。1970年,瑟卫·科契依特出生于土耳其卡曼。他曾在阿姆斯特丹格里特里特维尔德学院学习艺术。现于阿姆斯特丹和伊斯坦布尔两地往返居住、工作。他曾于1999年、2000年、2006年分别参加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德工作室、德国威廉·莱姆布鲁克的住所杜伊斯堡、以色列耶路撒冷视觉艺术中心的访问艺术家活动。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07 , Processed in 0.14104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