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两份讲稿,一个枪手——文风改进非一日之功

2012-12-27 17:54|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499|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网上看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其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 ...
 网上看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其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

很好,文风的改进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面貌的改进。古人说:文如其人。文风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绝非虚妄之语。但是文风的改进,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里举例说明——

刚刚参加完中摄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幸聆听了领导们“高瞻远瞩”的报告。然而在认真研读了这些报告之后,疑窦丛生。
 

先来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摄影,是生动形象、真实直观的视觉艺术和传播媒介,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反映社会生活、纪录时代脉动、推动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再来看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的讲话,其中也有这样一段: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直观逼真,鲜活生动,反映快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只要稍有语文知识,一对照就可以看出,这两段话出自同一位枪手,只是将“生动形象”换成了“鲜活生动”,将“真实直观”换成了“直观逼真”,两者同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只是将前后的次序转换一下——其实电脑完成这样的程序更为方便,根本无需烦劳抢手的辛苦。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摄影的定义,赵实说的是“视觉艺术和传播媒介”,雒树刚仅仅说了“视觉艺术”,恰恰忽略了“传播媒介”这样一个重要的功能。也许枪手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忍痛割爱”?

当然,两篇讲话中重复的地方还真的不少,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了。只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数百人济济一堂,在“掌声雷动”中反复听一些重复的话语,领导们是否也应该有点“于心不忍”的恻隐之心?领导莅临大会,固然是对大会的重视,也是我等小民的荣幸。但是……

回过来看中宣部《意见》对如何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要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

这就对了,不要“应景文章”(更不要让“应景文章”成为小民们认真研读讨论的对象),也不要“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是否加上一句:杜绝领导互相照搬空话套话?)。

 
回到我前面的话题,文风的改进真的很难。积习难改——在开幕式拍摄集体照等待领导的漫长“瞬间”,我和贺延光就说了前面这样一句话。当然。既然中宣部发文,改进的信心加大,总是应该有点希望的吧?其实未必!因为我们都已经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听惯了假话空话,一旦真话堂而皇之登场,是否就会不习惯了?再举一个例子——

在这次代表大会的小组讨论中,作为各个小组的组长,在向上汇报的时候基本上屏蔽了小组发言中有关批评和建议的部分,只是将恭维的话语添油加醋到了极点,简直让人恶心——连摄协新主席王瑶也听不下去了——但是还是无法制止空话套话的“波涛汹涌”……好在现场还有录像和录音,只要是真正想听到民间声音的领导,还是可以有迹可循。

写到这里,就此打住!应该恐怕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果真的得罪了谁,这里先道歉了,我真的只是对事不对人,希望我们的未来会更好更纯净而已……

(图片转引自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17 , Processed in 0.15650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