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中国新媒体艺术收藏环节缺失

2013-1-24 09:14| 发布者:g562211| 查看:3907| 评论:0

摘要:2008年3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新媒体艺术;5月,北京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展厅二层划出400平方米的展区,重点推介来自国内外13位知名艺术家的多媒体艺术作品;6月,中国美术馆汇集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与艺术机构, ...
2008年3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新媒体艺术;5月,北京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展厅二层划出400平方米的展区,重点推介来自国内外13位知名艺术家的多媒体艺术作品;6月,中国美术馆汇集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迎来全球艺术盛宴“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在展览期间还多次举办讲座,并收藏了来自克罗地亚的玛格达里纳·派德琳女士的作品《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这一系列的推广活动、研讨会是否意味着新媒体艺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6月10日中国美术馆新媒体艺术展开幕当天的圆桌会议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谈了看法,他说:“在座的有艺术机构的管理者、学者、研究者,还有艺术家,构成了一个关于新媒体讨论的新结构。可能我们少一个角色,那就是新媒体艺术的大收藏家。机构当然也有收藏,但我这个‘大’指的是个人收藏家。”
新媒体艺术是个难以准确定义的艺术形式,一个“新”字突出了它的时间性。时代每发展到一个阶段,新媒体艺术都会拥有新的含义,把时间限制在当今:“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普遍媒体的时代,因此,新媒体艺术在今天主要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并呈现交互感应特征的艺术方式,这种艺术方式和我们实际的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可以称为媒体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2008年6月如是说。而在多年以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现在多指装置艺术、视频艺术以及多媒体艺术。新媒体与科技联姻,与时代为伍,实验性和创造性非常强,这种突出艺术家创造力和发明精神的艺术形式,从技术含量、时代精神和制作成本上讲,一般都要比传统的绘画要复杂,本应该受到重视和支持。但是在如今中国的拍卖会上,当代艺术被炒得再火爆,也只不过是极少数油画家的舞台。
新媒体艺术在欧美国家的收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不少收藏家已经在进行有体系有规模的收藏。“国外的收藏家进行收藏很多都不是为了投资,他们会按照门类收藏,而国内的收藏家大部分都有投资心态,一般是市场上什么最热,就跟着去买什么。”国内新媒体艺术收藏家卢杰这样告诉记者。卢杰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与推广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或许按照前面的定义,他的很多收藏今天已不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但是他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一直都没有改变。卢杰自己成立艺术空间也在销售新媒体艺术作品,而大部分的藏家都来自于欧美。他并非觉得国内就没有市场,像管艺等一些收藏家很早就开始关注新媒体艺术的收藏,只是关注的人数量不多。在国内画廊购买新媒体艺术作品,价格相对油画也并不高,从几千美元到十几万、二十万美元的都有,价格的确定跟作品版本多少、艺术家的地位,以及作品的制作成本高低都有关系。
对于新媒体的收藏,国际上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比如录像带的拷贝数量,以及上面记录的作品信息都作了规定,然而艺术形式一直在改变,所以国际标准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套用的。 我们在进行收藏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细心观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媒体艺术策展人芭芭拉·伦敦曾经讲到:“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作为策展人,艺术家给我的小纸片都会留着,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用,我尽可能保留一切,现在正在发生的、和艺术有关的东西,可作为日后的史料。媒体艺术是恒常变动的状态,总是处于精神更新的状态。”多瑙河大学专家提到关于对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保存时说:“因为数字艺术储存的媒介是恒常变动的状态,很遗憾十年前的新媒体艺术在今天已经看不到了,这是我们过去没有关注如何保存艺术的后果。我们现在也进行了这样的项目,希望中国的同事可以加入进来。如何保存新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特别合适保存数字的技术。这不是某一家小机构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来制定标准,一起努力。”
目前国内一些艺术院校早已开设新媒体艺术课程,我们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学力量,每年也有优秀的学生毕业,还有一些过去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也在积极地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正如范迪安所说,我们不缺做的人,也不缺策展的人,我们缺少的是收藏家。收藏家的缺失与我国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普及度都有关系,致使中国内地收藏家普遍对新媒体艺术收藏漠不关心。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本身的收藏也是十分复杂,并不像收藏一幅画那么简单。单就这次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来说,几乎每一件作品都要占用极大的场地面积和电量,还有极其复杂的科技手段,这些都给保存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还只能适应机构的收藏。私人大收藏家的出现,还需要时间。
缺少新媒体艺术收藏家并不代表没有群众基础,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展此起彼伏,前去参观的观众热情极高。毕竟这是一个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除了学生外,还有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看展览,能看还能玩。新媒体艺术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具有的魅力给观众带来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享受,你可以与机器人进行对话,也可以体验救助虚拟朋友所带来的心灵冲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23 , Processed in 0.15760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