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摄影家宝拉·德·皮尔特里(Paola De Pietri,1960— )出生于意大利的艾米利亚。她的这组画面题为《面对》,描绘的是一片看似寂静空灵的风景。摄影家这样描述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始于一个世纪之前,这场战争主要就是阵地战。在许多的前沿阵地中,位于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一段,逐渐变成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位于卡索最东面的阿尔卑斯山脉。战争的发生之处在海拔高度上是难以想象的,战争的残忍也是在环境艰难、气候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片没有被污染的地区成为士兵的家园,留下了日常生活的痕迹,直至今日还能看到战争的遗存。 “和其他人一样,我是在学生时代了解这场战争的,也和我的同代人一样,从父辈的口中听说了一些。这场战争似乎很遥远了,但是一些影响力依旧以口述的方式留存至今。我的父母分别出生于1915年和1923年,也从他们的双亲那里知晓这场战争。这些事件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的亲身体验成为真实的故事。遥远的事件依旧活在个人的历史记忆中,尽管他们如今已经处于记忆的边缘状态。 “我想通过对这片地域的探索目击历史,寻找记忆中的蛛丝马迹,以便突破私人记忆的局限。在那些山脉中,人类的时代依然留存着,而自然的风貌已经改变,风景所呈现的实际上是战争的结果,是几年中成百上千士兵的生存空间。这些拍摄于意大利和奥地利前沿阵地的照片,是被时间风化的符号,是战争事件被自然环境融化的结果。这些符号就是战壕,岩洞,被地雷炸平的山峦,弹坑,小屋的废墟,以及各种残存的掩体。这是一片宁静而值得反思的空间,如今经常成为假日和旅游的对象,逐渐变成了风景旅游地。也许在你的脚下很难找到一百年前战争的回响,戏剧性的场面,今日的‘纯净’正在抹去昔日战争的残暴。” 的确,这是一种沉默无声的诱惑力,一种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观,却完全不同于旅游者心目中既定的风景画面,没有假日旅游所设想的宏大和奇观。面对这些山脉风景,皮尔特里避开了戏剧化美丽的俗套和风险,没有选择令人瞩目的明亮光线和色彩诱惑,取而代之的是微妙的、柔和的真实感,成为并不引人关注的照片一类。面对曾经是一次世界大战戏剧化的舞台,艺术家所选择的苛刻的实验,反而让人觉得平淡朴素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或者说有意识地选择了如此柔和淡雅的色彩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和许多当代风景摄影一样,这道风景也非纯粹的自然,是被历史的活动和人类的生存所改变的——拉开20世纪大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标志。 为了选择拍摄点,尤其是那些被树丛、草丛以及掩埋的战争痕迹,皮尔特里如同一个山脉的勘探者,在狭长的边缘地带搜寻,还原那些被遗忘割断的黑暗往事。我们往往习惯于摄影作为记忆的支撑体,因为摄影能够记录和凝固数据,从而保存起来。这样的想法已经成型,和我们同行。面对皮尔特里的风景,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受到了清晰和明白无误的影像本身的刺激,同时我们又可以感知到一些痕迹的影响,比如废墟,散落的元素,甚至意识到一些不可视的和无法记录的东西。仅有非常稀少的线索带我们回到历史创造的复杂事件之中,如今却隐藏在自然的风景里。 尽管在这些图像中可以辨认出残留的战壕,但是所记录的遥远的符号就如同考古学的证据,通过失落的真实碎片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所激发我们的尽管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却是浮动在清晰层面的活动区域,触动我们微妙的感知空间,带来巧妙的暗示。这位女摄影家并非带给我们一种神秘的遭遇——在她的凝视和风景之间。恰恰相反,她通过系统性的想法一步一步在探索中前行。她的照片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从遥远的战争故事的记忆开始,从学生时代的课堂以及父辈们的记忆开始,追溯历史,证明山脉中的这场战争的真实性。 尽管这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但是绝非没有故事的空间。其实在这一片空寂和虚无之间,有着丰富的故事成分。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对历史记忆的深度感已经完全丧失。而这样一个连贯的主题却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让我们足以生活在一个想象中的过去。历史和现实就这样被奇妙地交融在一起,难分彼此。 为了更为真实地贴近这些历史的故事传说,摄影家历经数年在这些山脉中行走。也许她告诉我们,在一个被后现代主义困惑的年代,对于历史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而对于我来言,这片风景的呈现,也是对中国风光摄影的再一次反思——“美丽中国”的主题尽管宏大迷人,却在这片风景前面,显得如此虚伪和无力……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44 , Processed in 0.09622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