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人民的艺术家

2013-5-15 17:58|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50| 评论:1|来自:新华摄影

摘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进步文艺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中国素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优良传统。在这些照片中,我看到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那就是 ...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进步文艺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中国素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优良传统。在这些照片中,我看到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那就是:艺术家贴近人民,人民热爱真正的艺术家。

    有些人为什么在人民的心中是永远的“国宝”?因为他们为艺术耗费毕生心血,在自己的艺术门类中出类拔萃、高高耸立,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更因为他们留艺更留德。在他们那里,艺比天大,人民比天大。

    照片上的大多数艺术家已经离开了我们,拍摄这些照片的的摄影者也大多离开人世:石少华、郑景康、齐观山、陈正青、蒋齐生、叶华、郑小箴、刘东鳌、邹健东、袁克忠、邹建东、李九龄、丁峻、唐茂林……但他们的照片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我相信他们留下来的照片,千年后还是会和后人对话。 (文/陈小波)

    1989年3月,75岁的马三立在天津街头义务执勤。从1987年初开始,马三立坚持每月两次在大街小巷义务执勤巡逻,参与居民区的治安管理工作。 摄影 曾志坚/新华社

    1964年,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抬着钢琴到部队为解放军演出。 摄影 陈娟美/新华社

    1958年,作家赵树理(右打鼓者)在山西太行山区沁水县兴修小钢为老模范孟泰拍照。 摄影 苗明/新华社

1976年,中国舞剧团在吉林省农村冒雨演出现代舞剧《白毛女》。 新华社 供图

 

    1962年,摄影师吴印咸(左二)在鞍1958年,作家赵树理(右打鼓者)在山西太行山区沁水县兴修小钢为老模范孟泰拍照。 摄影 苗明/新华社

 

1958年,相声演员侯宝林在田间给农民说相声。 摄影 吕洪民

 

    1958年,首都作家、艺术家冒着严寒访问了京西矿区。这是文艺工作者在井下参观,左起第三人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 摄影 吴化学/新华

 

1958年,郭兰英在西安市街头为市民演唱 《小二黑结婚》选曲。 摄影 何爱群/新华社

    1972年,西藏歌舞团藏族女演员才旦卓玛在麦收休息1976年,中国舞剧团在吉林省农村冒雨演出现代舞剧《白毛女》。 新华社 供图

    1953年,豫剧演员常香玉在抗美援朝前线演出歌唱志愿军的小调。 摄影 陈书帛

 

1950年,画家徐悲鸿为战斗英雄苟富荣画像。 摄影 岳国芳/新华社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7 12:32 , Processed in 0.0164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