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柴达木杯”第四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沈阳站活动,在位于沈阳黄金商业地段的皇朝万鑫写字楼12层举行,这里是辽宁友联(国际)摄影俱乐部的办公地点,也是“友联”影友们长期活动、聚会的场所。
此次“寻师”活动地方选拔赛,东北地区只选择了沈阳一座城市,因此,沈阳站的参选作品不仅代表了沈阳,还代表着辽宁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摄影水平。沈阳是一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省会城市,曾经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如今则发展成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重镇。从踏入沈阳的那一刻起,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与现今高速蓬勃的经济发展,同时向我们扑面而来。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沈阳全市都正处于市政建设当中,从市中心到机场,从居民小区到商业中心,处处可见为“全运会”备战的场景。不过,沈阳的新兴发展掩盖不了曾经这座重工业城市的性格和特色,工业已经为沈阳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目前,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著名纪实摄影家王玉文老师,正在筹备中国国际工业摄影展,据说展出作品达到了近5000幅的巨大规模,该展览将于今年9月展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到5月25日下午的活动现场,影友们早早就来到“友联”多功能厅,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此次活动的精彩视频,包括第四届“寻师”的影像宣传片,主办方青海省海西州的精彩视频短片,还有三星与奥林巴斯最新的数码微单相机的产品宣传片。现场还提供有6台三星NX 300微单相机供影友们试用把玩。主席台上,凯乐石、中艺影像、佳鑫悦三脚架提供的奖品摆了满满一桌。
下午2点活动正式开始,著名纪实摄影家、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王玉文,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志超,辽宁友联(国际)摄影俱乐部执行主席王殿成出席了活动。《数码摄影》杂志执行主编邓登登为到场影友详细介绍了“柴达木杯”第四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摄影大赛的章程和参赛方式,还与影友们一起,分享了前三届“十佳”选手的获奖作品。
同时,在隔壁的封闭评选室,王玉文、刘志超与《数码摄影》杂志编辑部主任王飞三位评委,按照风光、纪实、人像、创意四大类,公平、认真地评选出除一等奖以外的各奖项。此次投稿风光组和纪实组依然是的热点,而作品也可圈可点,特别是纪实组,出现了很多东北老工业题材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人扎实的拍摄功底,但人像组和创意组却不尽如人意,都相继出现了奖项空缺的现象,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一等奖评选是评委们在现场影友亲眼目睹的情况下评选出来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寻师”活动的公正公开。每个类别入围二等奖的选手,依次上台向评委和影友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及拍摄后的故事,然后三位评委举手表决,选出各类别的一等奖。这一环节把现场气氛带向了高潮,影友们的掌声不断。特别是人像组一等奖,一位“90后”学院派毕业生PK实力派商业摄影师并最终获胜,赢得评委全票通过,现场观众也是“啧啧”称赞后生可畏!
评委王玉文老师在点评一等奖作品时说:“我们在拍摄、观看摄影作品时,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陌生感。如果我们仅仅是模仿别人的作品,别人的视角,那么永远也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风光还是纪实,要保持自己作品与众不同的陌生,别人拍摄过的角度,我们可以去对面反过来再看看;别人扎堆的时候,一个人走得远一点去观察。”
而另一位评委刘志超老师对人像类一等奖作品赞赏有加,他说:“虽然这位作者是位‘90后’,但他非常有摄影人的责任感。他拍摄的矽肺病患者是我们东北老工业区的‘殇痛’,作者运用了多种拍摄手法,在这一组作品中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整体思路很统一,很明确,直面主题。”
本场比赛一等奖获得的是价值3000元凯乐石户外套装,以及2000元晋级PK费;二等奖价值1000元中艺影像学校网络课程;三等奖价值500元佳鑫悦三脚架;优秀奖获得价值150元景明商城代金券。
北京站获奖作品赏析:

创意一等奖 《自然 魂灵 幻象》 张力
风光一等:《冬日晨曲》张怡忠
纪实一等:《大连716火场》刘人宾
人像一等:《殇》吕萌
创意二等:《野兽守护的珍宝》武阿蒙
风光二等:《赏雪》段文举
纪实二等:《工业彩虹》周荣生
人像二等:《肖像》武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