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科西亚:这么多的作品留了下来,未经处理又未经编辑,这终究意味着什么? 鲁宾芬:未完成的作品之所以没有完成,不仅是因为维诺格兰德死得太早,而是死得突然,他来不及为后人准备什么。1983年12月,他考虑到自己还有几年可以活,然而1984年3月突然走了。所以我们才会对他生前来不及编辑和印制的照片发生兴趣。但是,这些留下来的未曾展示的照片是否更精彩?也许对于这样一位最优秀的摄影家之一,我们会通过这些作品改变对他的理解。这些既精彩又有深度的作品将会对后人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否则,就是我们的目光短浅。 维诺格兰德经常是好斗的,有时也采取防守姿态,甚至有时会逃避对自己的表达。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理解一张照片为什么是不可解释的,照片如何能够说出语言不可表达的东西。他之所以不想解释自己作品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让人们将摄影的多义性简单化。 我并不相信维诺格兰德会将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就像是弗兰克的《美国人》。维诺格兰德的摄影世界就是他自己的世界。他那些从60年代初期拍摄的曼哈顿街头影像,一直到“美丽女人”系列等等,对于我来说,就是维诺格兰德自己融入其中的一个世界,或者说他自己参与了其中的一切,甚至为他所看到的某些事情而惊恐。美丽和丑陋,有序和混沌,在维诺格兰德的作品中纠缠在一起。 迪科西亚:这是不是一种视觉领域的地毯式轰炸,拍摄看到的一切?为什么你不从20幅画面中只定格一幅? 鲁宾芬:他的理念就是数量巨大的拍摄,就是地毯式轰炸,反而构成了神秘色彩。这一点直到我和博物馆合作才理解这一点。从他开始到1971年(这21年也是他最好的作品呈现的年代),他平均一年拍摄500个胶卷,其实并不算多,一天才一卷半。大数量的拍摄是在后期。也许正是维诺格兰德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所以才拼命拍摄。 迪科西亚:维诺格兰德的叙事方式是难以捉摸的,有时候看上去是非常当代的。但是有些作品几乎是五味杂陈的,带有世俗化的传奇。我以为他的照片结构始于一种四分五裂,所以最终的叙事结构都带有暗示性。对于我来说,这正是他最有趣的地方,甚至带有超现实主义。 鲁宾芬:他始于杂志的新闻摄影世界,那里的图像都具有功能性,阐释性。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感到很反感,从60年代开始他就实践着反叙事的工作方式,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表达空间建立起一种启迪性的美。他最终这样说:“清晰明白的描述是不带有任何神秘性的”,只有让照片如同幽灵般在你面前呈现。或者说就是陌生感。也可能让人感到惊讶。就像是来自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可以期待任何故事的讲述都是一种可能。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尤其是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不仅是没有了叙事,也几乎没有任何的事件。照片就是一种面对面的观看方式。这是和空间有关的。你可以说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一张照片中找到美,但是你无法说出这一瞬间发生了什么。所以他的照片不仅仅说出了自身,而且聚集了大量的共同性的体验。 迪科西亚:街头提供了无穷的变化的可能性。我们应当回到当时来讨论照相机意味的重要性所在。 鲁宾芬:一方面,维诺格兰德的照片是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又是怎么分离的,那样一种混沌的预兆如何一次又一次笼罩人类。他经常谈起他的生活和他的工作和摄影的关联,认为具有一种普泛性。但是他的作品的另一方面,具有一种蛮横的暴力色彩,比起大部分的街头摄影更具冲击力,尤其是在拥挤的街头所拍摄的肖像。他对人的观看如同猛烈的攫取,仿佛时刻在提问,你是谁?他曾说:“你可以说我是一个摄影的研究者,但是实际上,我是一个美国人的研究者。”有时候他也会对他要好的朋友说:“你知道你的照片为什么缺乏趣点?就是因为没有描绘生活的混沌。”最终,我以为街头只是一个位置。他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位置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片段,教会我们观看美国人的性格,很严肃的一件事情,是瞬间的看,是生活本身的变幻无常。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一想到维诺格兰德,尽管他的照片和当下的实践价值是吻合的,但是照片本身看上去又是过时的。其实他的部分作品其实在今天已经进入了当代摄影和当代艺术的范畴,对他的误读是错误的。 鲁宾芬:这也是如今人们再一次对他的照片发生兴趣的原因所在。这些作品是非常自由的,依然保持着新鲜的活力。这是一种力量感,但是不可等同于宏大一类——力量感产生的部分原因,正是对宏大的拒绝。在艺术史的时间轴上你可以说他是过时的,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但是我相信艺术的发展并非是直线的。这样一种状态可以在艺术市场的批评范畴中看到。艺术作品只要有鲜活感,就不管是产生于什么时代。 关键是维诺格兰德的作品时空范围令人惊讶,在整体的呈现上。正如当年费里尼所说:“让一部电影有一个结局是不人道的。”不人道,也就是对观众的欺骗。因为生活是没有终点的,生活始终在流动,不会停顿。 迪科西亚:也正如电影导演吕克·戈达尔所设问的:“一部电影会有开始,中间和结局吗?” 鲁宾芬:他怎么说? 迪科西亚:他说:“是的,但不是这样的次序。” 鲁宾芬:维诺格兰德好像也说过:“开始,中间,和结尾——你知道哪一个在前,哪一个在后?”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20 , Processed in 0.07139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