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之后,梅耶不再隐形。 梅耶的故事——一个工薪阶层的女性,拥有世界级的无人知晓的摄影作品,引发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她为什么要拍摄?她为什么不与人分享?最终她如何失去了这一切?最初,这一切都是未知之谜。照片中呈现,她所使用的是老旧的相机,头戴松软的帽子,脚穿宽松鞋,连同一个旧的手提箱——没有更多的信息。数年之后的今天,一些答案若隐若现。每一张照片都会添加神秘性。 但是梅耶的浮现逐渐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很显然她具有非凡的天赋,她不断创造那些具有独特手腕的画面,看上去很容易读懂却难以阐释。这些照片意味深长又很美丽。她的对象是日常生活的,她的风格也是朴素的。她的拍摄很少使用广角镜头或者长焦距镜头,大部分直截了当,聚焦于她所看到的一切。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摄影到70年代中期,她主要拍摄黑白画面,她一般使用现成的盒式照相机,或者中画幅的罗莱,拍摄正方形的负片。 还有一点也是明白无误:她的拍摄纯粹就是为了自己。她不用取悦代理商,也没有观众做出评价。她的例行公事就是外出,拍摄她所看到的。她就是这样的一瞥吸引了世界的注意。 薇薇安的第一个展览于2010年在丹麦的阿尔路斯开幕,大街小巷贴满了海报。到了2011年早些时候,芝加哥的粉丝们迎来了梅耶的展览,一位观众写道:“今晚之后,我认为可以毫无顾忌地宣布,薇薇安·梅耶是真正的人民的摄影家。”那一年稍后,洛杉矶画廊不得不在开幕式的晚上驱赶人群。后来两家纽约的画廊也因为梅耶的展览创造了空前的记录。梅耶的照片很少需要注释。很容易评价她的机智、反讽和幽默。著名的评论家罗伯塔·史密斯甚至认为,梅耶可以成为“20世纪街头摄影家众神殿中的一员”。 强大,聪敏,坚持己见,以及令人不可理喻的私人化,梅耶成为一个永远的在场者。她在法国时的童年的朋友回忆说,她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带着相机的女孩”。在芝加哥北部郊区的童年,她有一个绰号“鸟夫人”,因其独特的走路姿态。他们善意地嘲笑她的欧洲口音,古怪的举止,以及不入时的服饰。人们对她在芝加哥的印象是,总是带着一台照相机旅行,有时是两台相机挂在脖子上,看上去很有艺术的范。有朋友在十二年中几乎每周都看到她,“我从未想过她的那些照相机是否有胶片,我想这大概只是一些附属品而已”。 梅耶的朋友很少,因此对她的了解很困难,也是变幻无常。然而她的照片却展现出和人们关联的独特本领,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能力。这是一种瞬间的接触,1/60秒,但是梅耶却让这些时间的碎片变成了永恒。他们看上去是脱去假面的人,可以穿越他们的皮肤表层。她有能力去接近被摄对象,也使她的照片变得如此不可抗拒。她并不腼腆,也不加评判,更不用说是用漫画手法。她的被摄对象,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她,仿佛都陷入自己的思绪。他们看上去与世隔绝,或者是孤独的。 所以通过照相机捕捉这些瞬间,需要巨大的浓缩提炼和非同凡响的敏捷。从底片的接触印相中发现,很多时候她拍完一张画面后就迅速离开。然而她所捕捉的正是那些决定性的瞬间,揭示出某种真实,讲述生活的故事。 决定性的瞬间源于卡蒂尔—布列松,以那幅跳跃水塘为经典。但是在拍卖行展现的梅耶的决定性瞬间,则介于人们生活紧迫性之间,那是很少有人拍摄的。当光圈收缩到F/10甚至更小的时候,梅耶能够控制她的快门速度,然后让焦点从三英尺到无穷远都清晰。她是如何能够找到这样的瞬间并且以这样近距离的分类展现,至今都还是一个最大的谜。 大多数摄影家都是事先策划和有预案的。梅耶则不同,她的拍摄都是在计划之外的。她的照片就是纪实在她镜头前出现的一切,却似乎有所预谋。她随身携带照相机,行走的路上,汽车上,自行车上,在百货店,在医生诊室,在房屋的四周。燃烧的秋叶,夏日的海滨,夜晚的高架,一切都是她的拍摄对象。她将照相机作为了日记本。玛丽·艾伦·马克观察到:“画面的框架如此的自然天成,她仅仅就是观察生活,捕捉真实的瞬间。于是很少有人懂得如何这样去拍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0 , Processed in 0.08569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