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克里雅河畔的陈亚强

2013-9-11 17:25|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06| 评论:4|来自:新华网摄影频道

摘要:  陈亚强先生拍摄的《达里雅布依·克里雅人》将于2013-09-10 至 2013-09-18 12:00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主办单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 6号厅 (馆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2008年,摄 ...

 

 

 

  陈亚强先生拍摄的《达里雅布依·克里雅人》将于2013-09-10 至 2013-09-18 12:00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主办单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 6号厅 (馆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2008年,摄影家陈亚强来到了新疆维吾尔族达里雅布依,这里地处大漠,人烟稀少。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一群克里雅人,相传早在四百多年前他们便迁徙于此。

  克里雅人思想单纯、性格豪爽、没有烦恼、没有斗争、没有奢求。每户人家的周围都有一片胡杨,每户人家都养着一群山羊。他们倡导人性、珍惜生命、从不狩猎、对身外之物十分淡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在此生息繁衍,世世代代过着安逸的生活,重复着远古的习俗、传承着古老的文明,有着许多迷人的景观和动人的故事。

  作为一名摄影家,陈亚强以全新的视角,留住了一个个涤荡心灵的瞬间,展现了克里雅人最为真实的生活情景。但愿本次展览的作品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伸,希望更多的人们通过陈亚强的摄影作品,了解克里雅人的风情,关注克里雅人的未来。

  陈亚强,1955年生于江苏宜兴。1970年参加工作。1980年开始摄影艺术创作。现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

  出版有《达里亚布依-克里雅人》《帕米尔高扬-塔吉克人》《于田-昆仑》《不朽的传唱》《荒野非洲》《快乐与纯粹》《鸟天堂》等摄影作品集和摄影专著。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平遥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节举办《达里亚布依-克里雅人》《陈亚强摄影作品展览》,曾获中国最佳摄影师奖。

    作者自述陈亚强

    行走在克里雅河畔

    2008年,在一次旅游拍摄活动中,我来到了新疆于田,走进了克里雅河最下游的达里雅布依,这里地处大漠,人烟稀少。多年来,中外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大量文物古迹,使得这个孤寂的村落充满了神奇。

    达里雅布依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一群克里雅人,他们住着四处透风的草房、吃着常年不变的食物、喝着苦涩泛黄的井水、用着古老相传的工具、穿着黑布长衣、骑着骆驼和骡马行走。他们思想单纯、性格豪爽、没有烦恼、没有斗争、没有奢求。这里每户人家的周围都有一片胡杨,每户人家都养着一群山羊。他们倡导人性、珍惜生命、从不狩猎、对身外之物十分淡漠。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在此生息繁衍,世世代代过着安逸的生活,重复着远古的习俗、传承着古老的文明,有着许多迷人的景观和动人的故事。

    克里雅人属维吾尔族,相传他们四百多年前迁徙到此。他们经历兴衰、敬畏祖先、讲究礼仪、从不在长者面前大声喧哗,虔诚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宗教信仰。克里雅人信奉伊斯兰教,每逢红白喜事,都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即使是儿童的葬礼,全村人都会放声哀哭。克里雅人不吸烟、不喝酒,甚至路不拾遗,家不锁门,夜不闭户,民风淳朴。

    我曾十几次往返于江苏常州和新疆达里雅布依之间。在达里雅布依的日日夜夜里,我这个来自六千里之外的异乡人经历艰险,一直试图寻找一种不带任何猎奇和偏见的视角,用影像来反映克里雅人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让每一个瞬间都能涤荡自己的心灵。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迅速萎缩, 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沙漠化不断加剧,胡杨林成片枯死,新的沙尘源正在急剧形成。这里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2009年也只有1952元,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异,克里雅人正在面临希望与绝望的抉择。

    面对我从达里雅布依带回的一摞摞照片,犹如一页页日记,它不仅记载了自己的工作,也记载了我每一天的情感和生活……但愿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在更多的读者中传播,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延伸,也希望更多的人们通过我的照片,去关注克里雅人,关注克里雅人的未来。

 

 
1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0 23:59 , Processed in 0.01677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