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米哈伊尔·莫多索夫(Mikhail Mordasov)这样说: 2007年,选择索契举办冬奥会一直有着争论。面对这座开放的城市,一些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法国都曾拒绝参加开幕式,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政策倾向于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而无家可归的切尔克斯人也借此机会申诉他们因历史遗留的积怨。 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希望通过冬奥会提升其影响力,不断排除非议。他希望展现一个崭新的俄罗斯,但是也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挪用公款,腐败,以及挥霍。冬奥会对于索契最为独特的影响就希望成为欧洲著名的度假地,然而梦想的希望一度渺茫。 在过去的几年,索契改变了很多。新的铁路和公路在建造,大量的旅馆建成,奢侈的滑雪度假村也已建立。所有这些变化都受到了游客和俄罗斯居民的欢迎。 但是并非所有的改变都是有利的。作为一座夏日葱绿的都市,索契的形象却有所下降。风景区中大量丑陋的、低级别的建筑和房屋影响了其容貌。发展也显得失控,整个城市都在拆毁和重建。城市显得越来越拥挤,泊车位紧张,公共设施渐现缺乏。 索契以往一直以疗养地著称。每年夏天,许多人蜂拥而至享受夏日的阳光,享受康复性的水浴。然而今天,几乎所有古老的疗养场所都逐渐被忽略,一座最为著名的疗养地经过三年的重建面目全非。 当年许多支持改变的居民,如今面对新的环境也感受到了疏离和失落感。一切申诉和抱怨也都被政府置之度外。 摄影家一直致力于长时间的纪实拍摄计划。这一次,他想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索契的过去与未来,给人以全方位的理解。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拍摄于索契冬奥会开幕前一百天,给人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而非如某些宣传图片,给你一个非黑即白的现成答案! 莫多索夫毕业于诺夫哥罗德大学法律系,曾经多次获得俄罗斯各类摄影奖项,作品发表于纽约时代等世界一流杂志。曾签约于多家图片社,2013年起成为自由职业摄影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