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果然是它!

2014-3-3 10:53| 发布者: cpnoz| 查看: 1420| 评论: 0|来自: 李楠的博客

摘要: 这组照片《在伊拉克牺牲的美国战士》几乎横扫了世界所有重要的2005年度新闻摄影奖,从荷赛到今天揭晓的普利策(特写摄影奖)。 无论是否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因素,它都是非常棒的新闻特写。尤其是这一张,舷窗中透露出的 ...

这组照片《在伊拉克牺牲的美国战士》几乎横扫了世界所有重要的2005年度新闻摄影奖,从荷赛到今天揭晓的普利策(特写摄影奖)。

    无论是否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因素,它都是非常棒的新闻特写。尤其是这一张,舷窗中透露出的人脸与下面的遗体仿佛是互不知晓的两个世界,但实际上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生命在战场上消逝了,他的死,虽然覆盖着国旗的光荣,在他的族人脸上却是意义不明的投影。

    无论你先看到画面上下哪一个部分,都不会想到另外一部分是这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真实发生的一对分别代表生与死的视觉元素看似有强烈的反差,却凿开了一条想像的深邃沟壑,让阅读者情感和理解的激流不自禁地奔涌撞击,迭宕起伏。

    有人说它“太美国化”,我却觉得它表达的是所有的战争——国家利益、个人命运、死亡和情感。那些战争背后关于人类普遍性的东西反映得尤其充分。而且,画面中没有痛苦,没有惊恐,没有硝烟,没有鲜血,干干净净,平平静静,这个在现实中非常让人忽视掉的一刻被摄影师定格之后,却成为含义丰富的叙述。

    有网友说,看这张图片,觉得生死有时是没有界限的。同是回家,生者与死者谁走得更无牵挂呢?有同行说,这张图片是“生死殊途却同归”,同乘一架飞机,同往一个地方,生与死离得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愿死者的灵魂也能紧紧跟随返回那出征时离开的故乡。

    图片的二维空间被摄影师巧妙结构之后,产生的张力充溢到了四维国度。

    这张照片本身似乎并未对事件做出评价,但它却引导出观看者内心复杂的感受与评价。这不是一张给予单一答案的照片,而是一张让人忍不住要再问一句为什么的照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1 , Processed in 0.06990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