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我们都是神摄手

2014-3-17 10:34| 发布者: cpnoz| 查看: 1867| 评论: 0|来自: 王瑞的博客

摘要: 我们都是神摄手——回李豫川博客友兼自表态 博主按:自2006年第四季度我指名道姓就邱焰现象发表几篇议论,并且与黄嵩和在我的博客上进行辩论后,陆续有人留意观看。居然两个多月之后还有李豫川继续留言,令我觉出博 ...
我们都是神摄手
——回李豫川博客友兼自表态
 
博主按
自2006年第四季度我指名道姓就邱焰现象发表几篇议论,并且与黄嵩和在我的博客上进行辩论后,陆续有人留意观看。居然两个多月之后还有李豫川继续留言,令我觉出博客的效果很是可以。
现将后来的相关看法归拢在此,加上我的最新观点,集为一博,欢迎观看,敬请留言。
王瑞
2007年2月26日
 
 
王瑞回李豫川:谢谢你在此文发表两个多月之后,还有兴趣来此一游并且留下一言。你说得不错,我也是希望以此争论作为一个施展正常的摄影批评的借鉴。但是,在此文发表后不足一个月,我就泄气了,并且决定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不再继续写指名道姓的摄影批评文章了)。
原因很简单,毕竟我所遇见的象黄嵩和这样使用真名实姓、直话直说的“憨人”,实在太罕见了。而多的是精明机灵的匿名“智者”。所以,我很失望,也没兴致再花时间精力写得罪人的批评文章。更何况,中国摄影不用批评的参与,也已经潮水般地产生了一批接一批的“名记”和大师。尤其是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的世界级隆重庆典的系列表彰活动,充分证明了中国摄影已经在世界上灿烂辉煌雄霸一方。
既然如此,“摄坛”目前需要的根本不是严肃冷静的批评,而是猛烈汹涌的表扬、表扬、再表扬,直到把当代中国摄影彻底表扬到世界最先进文化的程度,这才是中国摄影言论最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当前任务。君不见,指名道姓的摄影表扬文章是何等之畅销(有市场)吗。
我认为,当今有所作为的中国摄影舆论家应当向如此制造(炒作)水平看齐:“我们都是神摄手,每一响快门摁出一名大师。”(曲谱按“游击队员之歌”配置)
 
 
谁之错?——从黄嵩和置言邱焰现象看”中国特色”的批评观念
 
最后,在正常的批评事物中,不必讲 “多有得罪,请包涵” 之类的世俗套话。我跟你黄嵩和辩论的是就事论事的学术问题,你我之间既然不存在”得罪”的问题,又谈何”包涵”?!完全没有必要把世俗客套,搞到批评领域里来。将人情世故和就事论事混为一谈,就是阻碍正常摄影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才不厌其烦地就严肃批评的艰难话题跟你扯个没完没了。至此,我看我们各自该说的话也说得够明白的了,我看我们之间的辩论可以到此告一段落了。
                                        2006年11月27日
王斌 发表于  2006-12-06 08:05:28 IP:221.2.7.*
坚决支持打假,不管他是谁
于建华 发表于  2006-12-07 16:53:00 IP:218.28.49.*
批评和接受批评都是一种美德
周确 发表于  2006-12-07 22:41:28 IP:203.192.6.*
中国人渴望真才实学,唾弃伪君子和伪科学!
 
长剑 发表于  2006-12-09 18:55:01 IP:61.190.150.*
支持博主,新闻照片就是容不得半点假,邱焰的作品制假,不管他是什么才,起码他的诚信有问题.以后再看见他的照片,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反观国外,人家资本主义通讯社,出了假,不论你是谁,开除你无商量.黄的议论使俺明白,为什么当今中国假货横行.
 
黄嵩和 发表于  2006-12-10 22:28:30 IP:220.173.242.*
我确实对邱记者那件事了解得不够,但我并不象先生说那样的"糊涂",认真拜读学习先生的博文,敬重先生的执着.从这一点上来讲至少说明我尚存几分清醒. 
我是一个新闻记者,自入行那天我就向自己保证过绝不做假新闻.即便如此我们报社其他记者的假新闻,假照片却是漫天飞,心里难受时候只能在私底下发几句牢骚,仅此而已. 
我自拍白鹭那天起就发誓决不去伤害野生动物,要为保护生态做点事情,但令我痛心的是我们这里食用野生动物成风,心里难受时候只能在私底下发几句牢骚,又仅此而已.
 
王瑞 发表于  2006-12-11 12:10:06 IP:12.72.36.*
黄嵩和: 
我相信你是象你自道的“绝不做假新闻”的有职业道德的新闻记者,这从你敢于公开自己的真实观点可见。我要感谢你为我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置评邱焰现象的生态样本,使我能够就此进行有的放矢的批评。我对你的“糊涂”观念的批评以至于批判,属于就事论事的学术范畴,无关个人恩怨。我乐见你继续坚持不做假新闻的立场和作风,正因为如此,你才没有义务为制造假新闻的当事人做“超生”辩解,这是我认为你糊涂的地方。我发表的只是我个人观点的一家之言,任何人都有对我的言论进行批评的权力。在批评领域,人与人必须平等。我敬重象你这样使用真名实姓、直话直说的人,这是中国摄影批评中非常缺乏的基本品质。再次感谢你的真诚参与,孤掌难鸣,我的批评论点如果对中国摄影事物有点意义,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张红权 发表于  2006-12-23 01:03:21 IP:219.139.206.*
新闻照片造假成本太低,是导致告假的主要原因.如果造假需要很高的成本或风险,就没有人敢做这种事了.
 
李豫川 发表于  2007-02-23 17:47:58 IP:218.6.247.*
王先生对黄先生最后的回复是这一讨论最完美.最精彩的结局.但愿它也会成为今后类似讨论一种新的开端.
 
李豫川:谢谢你在此文发表两个多月之后,还有兴趣来此一游并且留下一言。你说得不错,我也是希望以此争论作为一个施展正常的摄影批评的借鉴。但是,在此文发表后不足一个月,我就泄气了,并且决定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不再继续写指名道姓的摄影批评文章了)。
原因很简单,毕竟我所遇见的象黄嵩和这样使用真名实姓、直话直说的“憨人”,实在太罕见了。而多的是精明机灵的匿名“智者”。所以,我很失望,也没兴致再花时间精力写得罪人的批评文章。更何况,中国摄影不用批评的参与,也已经潮水般地产生了一批接一批的“名记”和大师。尤其是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的世界级隆重庆典的系列表彰活动,充分证明了中国摄影已经在世界上灿烂辉煌雄霸一方。
既然如此,“摄坛”目前需要的根本不是严肃冷静的批评,而是猛烈汹涌的表扬、表扬、再表扬,直到把当代中国摄影彻底表扬到世界最先进文化的程度,这才是中国摄影言论最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当前任务。君不见,指名道姓的摄影表扬文章是何等之畅销(有市场)吗。
我认为,当今有所作为的中国摄影舆论家应当向如此制造(炒作)水平看齐:“我们都是神摄手,每一响快门摁出一名大师。”(曲谱按“游击队员之歌”配置)2007。2。2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05 , Processed in 0.09648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