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邓小平》,触摸历史的脉搏

2014-8-20 13:48| 发布者:cpnoz| 查看:853| 评论:0|来自:魏英杰

摘要: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引起了一番热议。有报道称,成都一些地方,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罕见地“停跳”,面摊老板8点“暂停营业”,都因为要看该剧。

(图片系《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引起了一番热议。有报道称,成都一些地方,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罕见地“停跳”,面摊老板8点“暂停营业”,都因为要看该剧。

对年纪大一些的人,《邓小平》就像记忆的魔盒,一下子打开了通往过去岁月的隐秘小径。而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看这部电视剧可能会是一个新奇体验。比如对于文革浩劫、“四五”运动、知青回城、恢复高考等历史事件,有的人可能只是“略懂”一二,还有的人可能毫无概念。

当人生变成记忆,重温就成为一种必要;当记忆变成历史,叙述也就成为一种诉求。让更多人回望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或许正是这部电视剧想做到的一点。历史有许多种表现形式,艺术作品就是其中一种。

这部电视剧并非纯粹虚构的艺术作品。通过主题叙事与百姓叙事交叉演绎,这部电视剧抓住了从1976年文革结束到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这段历史时期的若干主线。透过剧中描述的场景与事件,不难感受到来自历史现场的强烈脉动。

近来经常推荐身边的年轻朋友看这部片子,正是因为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或许有人认为这部电视剧过于“主旋律”,其实只要善于分析“文本”,透过电视画面去勾勒历史细节,通过电视剧提供的“超链接”去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就能够跨进历史的门槛,抵达历史现场。

例如,对于逮捕“四人帮”的情节,该剧通过几个场景描写,不仅交待了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物在这其中的作用,描述了邓小平在这特殊历史时刻的表现,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具体负责人员的行动(如时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老百姓的普遍心态。顺着电视剧中出现的剧情,如果仔细梳理,做好“课外”作业,哪怕只是按图索骥去查询剧中出现的人名,相信都能够增添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与认识。

又如“逃港”现象,虽然剧中着墨不多,却真实刻画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现实。对这段历史进一步了解的话,还可发现,屡禁不绝的“逃港”现象,正是催生深圳经济特区的一个原因。把这段历史纳入《邓小平》一剧的叙述结构中,并非无因。此外如知情回城、恢复高考等,也是这段时期发生的重要社会事件,影响深远,直接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邓小平》一剧不仅讲述了邓小平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主要活动,也叙述了中国社会一段非常值得记忆的历程,再现了中国社会从文革废墟上逐步恢复正常运转的过程。文革是怎么结束的,改革又是怎么开启的?若不充分了解这些历史重大事件,实际上很难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当然,电视剧并不等于历史,所以也不能把这部电视剧完全当作历史教材。

从1976年至今,时间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至少有二代人并未亲历过电视剧中叙述的历史。《邓小平》的播出,不仅让许多人追忆和重温这段历史,也可让文革后一代人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或许,这正是电视剧热播并引起热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 09:05 , Processed in 0.016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