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究竟长什么样?

2014-10-17 14:48| 发布者:cphoto| 查看:1448| 评论:0|来自:凤凰艺术

摘要:  其实每一天,Wi-fi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低调地提供着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但鲜有人知道Wi-fi到底是什么,更别提见过Wi-fi的“真容”了。  带着我们共同的疑惑,知名艺术家兼博主尼克拉•莱米(Nickolay La ...

  其实每一天,Wi-fi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低调地提供着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但鲜有人知道Wi-fi到底是什么,更别提见过Wi-fi的“真容”了。

  带着我们共同的疑惑,知名艺术家兼博主尼克拉•莱米(Nickolay Lamm)决定一探究竟。在假定Wi-fi信号可被肉眼识别的前提下,他拍摄描绘出了Wi-fi的大小、形状甚至是颜色。

  他表示,如果可以把Wi-fi信号用肉眼可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会对科技更加心怀感激。现在太多人对于科技带来的便利觉得理所当然了。

  为了展示出Wi-fi的真容,莱米特地请来了前美国航空总署雇员也是天文学家的布朗宁教授(M. Browning Vogel, Ph.D.)。布朗宁教授解释出无线科技背后的科学依据:Wi-fi 是一个以波为形式传递的能量场。这些电波有着自己特定的波长,峰距以及波速。Wi-fi 的传播速度比无线电波快,比电磁波慢。这一特性使得Wi-fi的在传播过程中不会被其他波段的电波干扰。

  Wi-fi电波的峰距从3至5英寸不等,波峰和波谷分别被电脑标记为1和0,这些1和0组成的数字链又被转换成字符、字母和数字,用来显示我们邮件中和网站里的内容。一般而言,Wi-fi 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波幅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靠近信号发射中心的电波就要相对大一些。图中的Wi-fi信号是在理想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子频道传播的,他们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和绿色等。

  年仅24岁的莱米,用图片展示了常被人们忽略的范畴,他研究的课题具有艺术性与实验性,通常是与其他艺术家一同合作完成的。其实,莱米并不是第一位想要把这些“隐形”的力量付诸呈现于世的艺术家。 2013年,来自澳大利亚的建筑师皮特•杰里仕(Peter Jellitsch)在他的公寓中用时45天时间测量并记录下了Wi-fi的活动踪迹,并绘制了一张Wi-fi 信号的示意图。更早些,瑞典奥斯陆建筑设计学院就曾通过光影绘画的方式,试图记录Wi-fi真实的样子。

  不管怎样,莱米的图片还是目前最全面、最为生动的展示出Wi-fi“真容”的作品。莱米表示:“我很意外,Wi-fi并不像我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0 12:32 , Processed in 0.0181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