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民间文艺家走进豫西古村落苏羊古寨采风

2014-11-26 14:23| 发布者:cphoto| 查看:3420| 评论:0|原作者:康留国|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洛阳民间文艺家走进豫西古村落苏羊古寨处处可见石拴马桩村路年久失修崎岖难行发现汉代砖瓦民间文艺家采风清代石碑任意叠着苏羊古寨菩萨庙遗址苏羊古寨北寨门仰韶文化遗存随处可见石碑石碑埋在地下垫路专家在擦拭石碑 ...

洛阳民间文艺家走进豫西古村落苏羊古寨

处处可见石拴马桩

村路年久失修崎岖难行

发现汉代砖瓦

民间文艺家采风

清代石碑任意叠着

苏羊古寨菩萨庙遗址

苏羊古寨北寨门

仰韶文化遗存

随处可见石碑

石碑埋在地下垫路

专家在擦拭石碑

随处可见石磨盘

苏羊古寨跑竹马


          2014年11月25日,洛阳市民间文艺家80余人,慕名走进豫西古村落苏羊古寨,领略仰韶—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采风中原大地上民间节日传统表演活动中的一支奇葩跑竹马。
          苏羊村俗称“苏羊寨”,它位于宜阳县西部的张午镇,向西邻近洛宁县,南依熊耳山余脉,北临洛水,与三乡镇隔河相望;安虎公路绕村北侧而过,交通便利。“苏羊寨”文物遗迹非常丰富,石器遗物随处可见。村落以清末及民国间建筑为主,其风格古朴典雅,是豫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苏羊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竹马是一种民间艺人表演歌舞时用的道具: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然后再裱糊上彩色的纸,最后加以装饰制作而成。节日里或喜庆时刻,演员把竹马吊扎在腰间,表演骑马的动作。这种民间表演在我国起源很早,在中原多地颇为流行。在宜阳县张午镇苏羊村,村民们仍保留着节庆时玩“跑竹马”的习俗。
          “苏羊竹马”起源很早,是传统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其以心传口授传承,内涵来源于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如:“五盏灯”、“七盏灯”、“九盏灯”,分别为孙、吴兵法中的“五星阵”、“七星阵”“九星阵”;“单十字梅”和“双十字梅”是孙吴兵书上讲的“四门坚守阵”和“八门金锁阵”等等。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将其用于作战的阵法逐渐演变成民间传统的舞蹈形式——跑竹马。苏羊竹马是展示古人智慧的表演活动,是历代苏羊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原大地上民间节日传统表演活动中的一支奇葩。
          洛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张炳志,市文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赵金山、市民协主席王支援、副主席石诗龙,洛阳雅俗共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康留国,宜阳县宣传部副部长闫劭伟,宜阳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田战年,来自洛阳市各县区的民间艺术家、书画家、摄影家等一行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康留国图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11-12 19:37 , Processed in 0.0195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