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艺术学校1932年创办摄影班,沃纳苏黎世艺术学校1932年创办摄影班,沃纳.比肖夫是它的第一批学员之一,自始,在他短短的二十几年摄影生涯中,比肖夫曾先后服务于一些世界著名杂志(如美国《生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等)和玛格南图片社,足迹遍布几大洲,尤其是他在印度、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拍的照片使人过目难忘。
沃纳.比肖夫十分推崇罗伯特?卡帕,视他为自己的楷模。比肖夫的作品追求真实与美。曾有人评价他的照片不仅维护了人类的尊严,体现出人道主义的信仰,还具有不受时间制约的艺术欣赏价值。他的作品在现代摄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肖夫死于秘鲁的消息传到日本,是在1954年一个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5月25曰,他在前往秘鲁森林进行创作时,因车祸与同军人一起翻下500米深的山谷。
同一天,在印度支那,卡帕不幸触雷身亡,真是奇异的巧合。在一天里,马格那姆丧失了两位巨匠,命运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就这样,1954年,世界上消失了两位重要的新闻摄影家。
但是,这次秘鲁之行,比肖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例如,他用85毫米长焦距镜头拍摄的《吹笛少年》。身穿粗布衣,肩背大口袋的秘鲁少年,在山道间边吹笛,边行走。虽然画面简单,却充满了抒情韵味,使人感到比肖夫的温暖的胸怀。
比肖夫是它的第一批学员之一,自始,在他短短的二十几年摄影生涯中,比肖夫曾先后服务于一些世界著名杂志(如美国《生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等)和玛格南图片社,足迹遍布几大洲,尤其是他在印度、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拍的照片使人过目难忘。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5 01:04 , Processed in 0.0201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