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手机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在外形和硬件配置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拍照性能成为各大厂商比拼的关键要素,所以各大厂商竞相追逐SONY最先进的传感器,导致市场供货紧张,在大家都在关注CMOS传感器缺货的时刻,摄像头领域又出现了一个堪称黑科技的技术-量子薄膜(量子膜),由InVisage(量宏科技)公司研发生产,6月10日刚刚在台湾新竹举行了工厂开幕仪式,工厂名为QFAB3,拥有全球首个5nm制程生产线。而InVisage的CEO Jess Lee先生也接受了媒体专访。
问:量子膜图像传感器比CMOS图像传感器的优势在哪里?具体技术原因是什么? 问:参观工厂的时候听说你们是从去年12月份才开始筹备,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定制化的,为什么你们可以这么快的把工厂产线调试完毕? 问:很多手机圈业内的工程师得知量宏科技的工厂开幕式时,都非常关心量子膜正式大批量量产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量产可行性多高?现在的产线已经生产了多少数量? 问: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客户什么时候能拿到样品来进行试用? 问:从量子膜的产品介绍发现,量子膜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手机摄像头、高端相机、安防摄像机等,请问你们最开始要进入哪一领域? 问:今天在参观工厂的时候,我注意到索尼的人也有过来,而且还提了很多问题,请问你们以后跟其他的传感器厂商会保持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问:如果和其他传感器厂商合作,量子薄膜是由传感器厂商是自己加进去还是你们帮他们加进去? 问:所以说不仅是TSMC可以为你们提供贴量子薄膜的部分,其他CMOS传感器厂商也可以和你们合作? 问:量子薄膜的功耗(power consumption)和CMOS比怎么样? 问:你们的传感器已经准备好了,那么和模组厂的合作定下来了吗?如果模组厂商拿到你们的传感器,需要多久可以做成模组? 根据专访和Invisage公司现场的宣传视频,我们总结出量子膜拥有以下三大技术优势,这些新技术将会极大改善目前摄像头所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吸光能力是硅的8倍,吸光材料更薄,减少串扰 现有主流CMOS传感器的感光器件是Photo Diode(感光二极管),感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掺杂的硅,让照射进来的光子激发出电子空穴对,然后利用传输门TX读出,工作原理是很简单的,而硅材料的感光能力却非常弱。量子膜最大的革新就是解决了CMOS传感器感光度低这个痛点。 如上图所示,橙色代表量子膜的吸光能力,灰色是硅的吸光能力,可以看到两者的差距极大。吸光能力提升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摄像头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代表了手机究竟可以拍出多亮的白色和多暗的黑色,最好的体现就是夜间和强光下拍摄的质量。而低照度性能一直是CMOS传感器的最大弱点,也是手机无法在夜景出片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量子膜在非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的光灵敏度也非常高,如果有红外线补光,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用量子膜传感器开发手势识别等应用。 二、量子薄膜传感器模组比CMOS传感器模组尺寸更小 可以说目前手机等移动设备为了追求美感,都会把机器设计的越来越薄,而影响厚度最大的瓶颈就是摄像头模组的高度。即使是极度追求外观极致的苹果公司,在iPhone 6上也不得不将摄像头突出。摄像头模组主要受传感器尺寸、镜片TTL值,马达高度这三个因素影像,目前来看如果镜片TTL值太低,也会产生畸变,中心和四周解像力达不到要求等。同样,马达也同样重要,目前VCM马达的厚度已经基本做到了极限,如果再往下走,就会很大的影响成像质量。 量子膜的生产工艺可以轻易地实现5nm,也就是说结合自身的高吸光特性,量子膜的像素尺寸可以做到更小,也就是说相同性能下量子薄膜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拥有尺寸和高度双重优势,这样对于很多体积有限的IOT设备,都有了集成摄像头的可能性,这也是InVisage公司认为量子薄膜图像传感器未来的市场容量是现有CMOS图像传感器的十倍的原因。 量子膜的吸收层比传统BSI的CMOS传感器的硅厚度低0.8mm。手机机摄像头模组现在每降低0.1mm都要面临惊人的难度,而采用量子膜却可以使模组厚度降低0.8mm,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 三、全局快门 目前的CMOS传感器技术都是采用Rolling shutter(卷帘快门)方式,通过传感器逐行曝光的方式实现的,在曝光开始的时候,传感器逐行扫描逐行进行曝光,直至所有像素点都被曝光。每列像素曝光有先后顺序,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点完成所有像素曝光。对于CMOS传感器,Rolling shutter可以达到更高的帧速,但当曝光不当或物体移动较快时,会出现部分曝光(partial exposure)、斜坡图形(skew)、晃动(wobble) 等现象。 而量子膜可以整体断电,所以可以轻易的实现global shutter(全局快门),全局快门可以更容易的拍摄动态目标,使画面保持稳定,而且也会很好的处理闪光灯和曝光匹配的问题。 量子膜这三大技术优势可以说都是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的痛点,我们将持续关注量子膜图像传感器量产后的表现,如真能顺利量产并实现这些技术优势,那会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最后附上传统技术(硅)与量子膜的技术对比图: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1 16:31 , Processed in 0.0169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