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侯登科的一生和他的重要作品

2016-5-3 08:56| 发布者:zhcvl| 查看:3180| 评论:0|来自:现代摄影网

摘要:侯登科(1950-2003),陕西凤翔人,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代表作有《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四方 ...

侯登科(1950-2003),陕西凤翔人,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代表作有《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四方城》等,以其名字命名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是国内首个民间操作的纪实摄影项目。





侯登科,一个在当代中国摄影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的影像、经历和思考代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批有良知的中国摄影家的影像、经历和思考;他的思想常常在摄影界内外引起震动。侯登科用自然、平朴和踏实的影像,对生活在自己周围劳动者的生存、劳动和命运的具体观察和追踪,他以一个中国农民的视角为历史留下了20世纪最后20年即将消逝的农村生活影像。



《麦客》系列


摄影成了侯登科最后见证自己存在、了解和思考社会生活的方式,他拍摄西北地区候鸟一般的麦客,自己也像候鸟一样永远追逐着炙热的阳光。2003年他因病逝世,离我们而去。


《牧羊人》 


他是中国摄影史上一个独特而深刻的坐标式人物;他被和布列松、马克吕布这样的世界级摄影大师相提并论;他是当代中国最具人文和哲学思辨色彩的摄影家;他是一个业余摄影师,一个农民摄影家;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锋。




1978-1982从绘画到摄影  

 “78年我被调到宝天电化指挥部工会,脱离了喜爱的美工工作,眼看个人爱好成为泡影,从小酷爱绘画,使我对艺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兴趣,再反复比较中我决定自学摄影创作……”

038685

侯登科的早期作品明显地体现了从绘画转向摄影的过程:画意风光-――形式构成――社会纪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侯登科领悟了摄影独特的视觉方式。

 
039452-1982



工地-民工

“明天将要去工地。工地是我放牧灵性的草场……”

八十年代的文化启蒙与自身经验,侯登科必然地转向摄影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由于工作关系,修铁路的民工与工地成为侯登科最先关注的拍摄对象,同时,也是他摄影的主线之一。这个部分的拍摄始于1978年,终结于2002年6月9日西安霸桥抢险。

广东大瑶山 1985
广东大瑶山 1985
陕北 1991
陕北 1991
陕西西安霸桥 2002
陕西西安霸桥 2002



1982-2000麦客

“麦客是入不了历史的。入野史,也难。只能一代代的自我作传,从古至今。


麦客 陕西关中1982-2000(1)

麦客 陕西关中1982-2000

我不能为麦客的故事预期结尾,也不能为麦客的传说划上句号。我知道该为麦客“立此存照。”

“麦客”是侯登科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麦客”的记忆来自于侯登科的童年,“麦客”的拍摄始于1982年,终止于2000年。


麦客 陕西关中1982-2000(2) 



乡村

“我在用相机拼命地索取记忆中的收获季节。对于我这个曾经与它有着血缘关联的农民的儿子,总有着一种难分难弃的“情结””

甘肃 1991

甘肃 1991

陕西关中、陕北以及宁夏、甘肃等地农村的拍摄,共同构成了侯登科的日常化影像。如果说,作品是摄影家为自己建立的一座纪念碑,这个部分就是纪念碑的底座。

“乡村”、“民工-工地”、“麦客”是侯登科摄影的三条主要线索。

陕西凤翔 1990
陕西凤翔 1990
陕西凤翔 1990(2)
陕西凤翔 1990 
宁夏西海固 1998宁夏西海固 1998



1996-1997四方城

“拍久了铁路工人和农民,要拍西安城里人,似无底。好友视我是个“农民摄影家”的人格。拍起来还行。我已习惯用心目略去人的衣服看人,都是人。何况城墙是土的,古都是农民的,市民又是古城内外的。”

四方城 陕西西安 1996-1997

四方城 陕西西安 1996-1997

“四方城”是侯登科唯一拍摄于城市的作品。对于领悟了摄影奥秘的侯登科,地域的差异反而激发了他敏感而灵动视觉创造力。“四方城”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方城 陕西西安1996-1997 (2)
四方城 陕西西安1996-1997 
四方城 陕西西安1996-1997 (3)
四方城 陕西西安1996-1997 


计划生育突击

“回想起去拍计划生育时自己面对过的那些令人灵魂不安、道义不安的场面镜头实在让我后悔,我空“体验”了一种道德上的无法解脱感和无能为力和左右不是。

临潼 1991

临潼 1991


照相,一个侵犯人的工具,在它面前,又如何解释人格的位置和尊严?我之所以没有拍下那些场景人物,我深怕的是自己也在这种侵犯中丧失了自己的尊严。”

临潼行者乡 1993

临潼行者乡 1993

这个专题分别拍摄于1991年陕西临潼县与1993年临潼县行者乡落实二胎结扎突击。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这个专题成为珍贵的历史纪录。

临潼行者乡 1993 (2)
临潼行者乡 1993   


《新帽》  


摄影与他的关系也许会成为当代中国摄影史中一个特殊的话题,他是为了活下去而拍摄,不是为了拍摄而活着。他的生命永远需要拍摄的引导,拍摄是他与这个世界的一个证物,一个信物,一个紧密的关联。拍摄,是内心牵动之下的一个动作。图像与他个人之间几乎没有距离,不可分割。从他寻到拍摄这个行为之后,他全部的精神生活就在这里展开了。

恐怕,在中国摄影史上,很难有像他这样以摄影的方式进行身份寻找的摄影家了。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整个摄影历程,就是一个身份寻找与认同的过程。

《相向而行》 约为90年代中期,甘肃  


侯登科以他独特的方式突破了现实身份的限制,摆脱了无谓的杂念而得以心无旁骛地尽其所能为他身边的人与事,做出了无愧于他作为中国农民儿子的良知与他的社会责任感的负责记录与再现。无论是对于职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侯登科的摄影生涯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坐标。他具有职业意识的摄影实践将使所有职业摄影师汗颜,而他真正的业余姿态则将永远使所有真正热爱摄影的人受到感动与鼓舞。摄影,在侯登科这个“边缘者”手中,真正体现了一种摄影所可能带来的艺术民主化的本来意义。同时,侯登科还以他的摄影雄辩地证明,摄影,完全可以是一个纯粹的人的自我实现的理想手段,不论他是在“中心”还是在“边缘”。

现代摄影网综合整理,如有偏差敬请谅解!


 

侯登科简介

1950年出生于陕西凤翔

1982年《侯登科摄影作品展》 陕西临潼

1983年《黑白摄影艺术作品九人联展》北京

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1985年参与、组织举办《西北风》摄影展

1986年《侯登科摄影作品展》 河南郑州

1986年发表文论《现状与思考》

1987年发表文论《自觉的历程》

1987年策划、参与、组织发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

1989年《侯登科摄影作品集》出版 台湾摄影家出版社

1989年发表文论《现实与幻想》

1997年《四方城》(合著)出版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麦客》出版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1“麦客”获《中国作家》散文年度大奖

2003年2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53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5 04:32 , Processed in 0.07215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