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Route 66是美国最大的纪念品。虽然这条公路已经无法在地图上找到,但仍然存在,只是需要你用GPS定位;当你重新在这条道路上驾驶时,你会发现有不少路段已经被沙石或者植被掩埋。 Route 66并非像很多人想象中一样是一条高速公路,你没办法在路上狂飙,这里只适合开慢车、泡酒馆、拍照、听故事??这条2500英里的公路旅程,记载了美国一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Route 66的历史可上溯到19世纪。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年轻的美利坚百废待兴,吸引大批移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自愿式”大迁徙,有3700 万人从世界各地移居美国。新居民不满足东海岸的局促,向西部进军,Route 66就在这场“西部大开发”中诞生。最初只供马车通行,人们拖家带口赶车向处女地进发,老话说,“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此后,ROUTE 66的命运随汽车改变。1886年,戴姆勒在德国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美国人很快发现这玩意儿适合美国平坦广阔的地貌;于是在1908年,亨利·福特造出了足以改写美国历史的T型车,并首创流水线作业,汽车开始在美国大量、廉价地普及开来。频繁的东西部往来很快证明,新车走老路是不行的,所以在1926 年,联邦政府决心把ROUTE 66的土路彻底变成公路,并大幅延长;至1938年,它已长达4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打个来回。除了长度,更重要的是它把原先断断续续的路段连接起来,使开车横贯美国成为可能。相比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汽车无疑是最自由的;凭借驾车,人们可以自如迁徙,甚至自由决定人生,Route 66带来了这种可能。1929年,公路开工不久就发生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衰退,仅美国就有1370万人失业,经济学界由此产生了一个专用名词“The 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在一片恐慌中,耗资巨大的ROUTE 66神奇地没有停工,反倒提供了上万个工作机会,帮助众多家庭成功渡过难关。事实上,用修路和植树等手段解决青壮年失业问题,可能正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幸亏Route 66,破产的农民收拾起能带走的家当,拖家带口沿着公路向太平洋进发,当然不是为了跳海,而是去富饶的加州寻找希望。在当时的美国人心中,Route 66就是美国梦的代表——上路就有希望。 正所谓盛极而衰。诺曼底登陆后,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首次踏上德意志土地,对当地快捷的高速公路印象深刻(据说时速已达160公里),德军调动神速可能有高速路的功劳。1953年接替杜鲁门任总统后,艾森豪威尔大力推动“州际公路法案”,着手建设美国的高速公路。国会于1956年通过此法案,ROUTE 66的命运随之改变。显然,建造通行标准更高的高速公路更符合汽车时代的需求,人们从此可以快速安全地往返美国东西海岸。相比之下,ROUTE 66更适合慢悠悠地观光。如果说高速公路的气质是整齐严谨,ROUTE66则散漫得多。从那以后,它疲态尽显,通行作用也被新建的I-40州际高速取代,逐渐沦为地方公路和私人车道。1985年6月27日,曾把无数人送上旅途的66号公路走到了自身旅途的终点,美国政府从这天起将其从公路地图上拿掉,ROUTE 66正式成为历史。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00:45 , Processed in 0.0906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