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上的双胞胎兄弟
两位牧羊人赶着公有羊群放牧

几乎所有伊朗年轻人都对政府了解外界、宣传自我的视角感到不解与窘迫。这些年轻人热情友好,对外界局势有独特见解,渴望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从Sepahsalar清真寺灯塔俯瞰德黑兰市中心

一位库尔德男子在两伊边境的一座山上守夜,看管修路机械。偷渡者常从该地走私酒产品进入伊朗。一听啤酒在德黑兰黑市售价或可高达10美元(约合人民币62元)。

霍梅尼时期,伊朗政府鼓励多生多育。据统计,至2009年,伊朗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与革命领导人霍梅尼坚持的宗教理念不同,这些年轻人没有严苛的宗教意识,被视作相关法规的最大威胁者。

设拉子市的一家古董店内出售印有伊朗前代皇帝头像的纪念碗碟。

原美国驻伊大使馆外墙上绘有“打倒美国”的字样。然而民间调查显示,除对美国制裁及其反对自由选举的政策有所不满外,许多伊朗民众对美国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反感。相较土耳其与印度而言,伊朗民众对美国的态度更为正面。

阿扎迪自由纪念塔,是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地标建筑。原名沙希亚德塔或国王纪念塔,修建于1971年,纪念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国王纪念塔也改名为自由塔,象征伊朗自由神权时代的来临。

波斯波利斯是古波斯帝国都城之一。享有“伊朗的荷马”美誉的11世纪诗人菲尔多西撰写了《列王传》。该书极少使用阿拉伯词汇,几乎全部用波斯文字写成,从而确立了波斯语的历史地位。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强硬派神职人员要求损毁波斯波利斯古城遗迹,但被政府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