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阿密,法律规定性犯罪者假释后不能和家人住在一起。 像艾迪(Eddy)(右)一样的居民有时会帮助新来者(左)。 艾迪有一个三室的木制棚屋,其中包括浴室和厕所。 图为Centano准备在堤道大桥(Causeway Bridge)下过夜。 以前,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材建造了棚户区,通过连接路灯线路获得电源。 现在更多无家可归的人选择住在帐篷里,因为它较为便宜,且简单便捷,容易搬迁。 史蒂夫已经在新奥尔良市一个小棚里住了10年。 以前,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材建造了棚户区,通过连接路灯线路获得电源。 现在更多无家可归的人选择住在帐篷里,因为它较为便宜,且简单便捷,容易搬迁。 这张照片被称为“桥下的生活”。 以前,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材建造了棚户区,通过连接路灯线路获得电源。 现在更多无家可归的人选择住在帐篷里,因为它较为便宜,且简单便捷,容易搬迁。 伯特(Roberto Garcia)沿着Julia Tuttle Causeway堤道建造了自己的棚屋。 他和其他假释的性犯罪者白天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工作,并被电子监控。 以此确保他们每晚会返回这个营地。 丹佛(Denver)在被当局从社区驱逐并处理了他的行李。 他发现自己已经无家可归。 最终,他发现了这处被遗弃的棚屋。 男子手中展示一张驱逐令,他代表所在的安置点争取权利。 以前,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材建造了棚户区,通过连接路灯线路获得电源。 现在更多无家可归的人选择住在帐篷里,因为它较为便宜,且简单便捷,容易搬迁。 在新奥尔良,有的人驻扎在桥下。 因此,有关部门将其用围栏围起来,限制车辆通行。 流离失所的露营者(如图)只能搬迁到最近的“雷区”之外。 这是一个无处可归的家庭。 他们像是一个矛盾体。 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却担心因此失去孩子的监护权。 这是一对情侣弗雷迪(Freddie)和奥力玛(Olima)。 弗雷迪在隔壁的营地工作。 他的老板给他们提供水电。并支付比最低工资还要低的薪水。 图为伯纳德?杜金斯在朱丽亚?塔特尔桥(Julia Tuttle bridge)下的小屋墙壁上展示他的体育运动纪念品。 以前,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材建造了棚户区,通过连接路灯线路获得电源。 现在更多无家可归的人选择住在帐篷里,因为它较为便宜,且简单便捷,容易搬迁。 在新奥尔良,如果营地在被扫除前没有解散 当局将没收和丢弃所有无家可归者的个人物品。 图为杰弗里。 李正在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纹身。 似乎在讲述他这个美亚混血从越南来到美国后无家可归的故事。 李是美亚混血,在越南战争后被带到美国。 他将自己无家可归的处境归咎于被这两个国家拒绝。 他觉得他不适合待在任何地方。 珂琪拆下自己的帐篷,等待警方进行下一次驱逐。 菲尼克斯正在展示自己距铁轨几英尺远的女盥洗室。 郊区有大量的孩子无家可归。 当供应被切断,无法获得海洛因时 他们开始对处方止痛药物上瘾。 一只名为拉塞尔的小狗,一个小男孩为它取的名字。 卡萝和她的宠物狗莫丽。 她开车从爱荷华州来到新奥尔良,希望这里会有一个温和的冬天。 车子里装满了她的物品,几乎没有空间睡觉。 有时,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能否生存 取决于他们是否可以“隐身”。 很多时候,他们必须寻找难以被发现的偏僻之地。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0 18:41 , Processed in 0.0166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