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拍人像“黄金焦段”的看法

2017-3-13 16:14| 发布者:cpnoz| 查看:1212| 评论:1|来自:网络

摘要:对摄影,我也是喜欢拍人像的。今天读了《初秋草根》(msa的分享)对拍人像“黄金焦段”的看法,有所收获。现转来与有相同爱好的好友们分享。初秋草根讲:“今天说些什么呢?一切都从一位网友跟我交流“拍摄人像的最 ...

对摄影,我也是喜欢拍人像的。今天读了《初秋草根》(msa的分享)对拍人像“黄金焦段”的看法,有所收获。现转来与有相同爱好的好友们分享。

初秋草根讲:“今天说些什么呢?一切都从一位网友跟我交流“拍摄人像的最佳焦距”说起。

不批评,不鄙视,但他是一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人。这并不是错,但错的是,没有真正理解书本知识。换句话说,书本中的知识和他大脑中对它的理解,是两码事。再换句话说,他曲解、误解了书本知识,苦苦学来的都是错的。

他的认识:“50mm只是视角等效80mm,但实际的焦距还是50,这个不会变,而所谓的人像最佳焦段 85-135所指并不是用等效视角来衡量的,因为图像畸变和焦距相关,全幅和非全幅50mm的畸变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等效为80mm,畸变就和80mm 的全幅一样了,因此才有所谓85/1.8号称最佳 人像头的说法。”

彻底的错了,没搞明白拍摄人像时的“畸变”是指什么畸变。他所说的畸变,是指广角镜头的枕形、桶形的失真,这个我不用多说,随便看看广角拍的片子就明白 了。至于50mm和85mm,镜头本身的成像基本上已经没有容易察觉的畸变和失真了,这个也不用多说,看看50mm拍的方格纸或者砖墙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拍摄人像,不会出现他所谓的那种畸变。那么,拍摄人像时产生的畸变,究竟是什么呢?

是指透视。说到底,其实这根本就不是畸变,而是透视的最基本的法则:近大远小。试想,APS机身,用50mm和用85mm镜头来拍摄人像,如果想让人像充满整个画面(或者说,保证人像在画面上的比例相同)这样50mm的拍摄距离必然比 85mm的拍摄距离近。距离不同,透视效果就不同。透视最基本的效果就是近大远小。50mm离的近,镜头到人鼻子的距离和到人耳朵的距离的比例,相对来说 就要比85mm的要小,也就是说,50mm拍摄到人像的鼻子和耳朵的大小比例就比85mm夸张。这就是所谓拍摄人像时候的畸变。

为什么说85mm-135mm拍摄人像最合适?其实与焦距无关,只与距离有关。在135相机上,这个焦距拍摄人像的距离大概是3-10米 这个距离 透视效果对人像产生的影响最小。太近,则鼻子大耳朵小的效果很夸张;太远,则把人像压的太“平”了,没有立体感。

最简单的,想想:卡片机真实的焦距只有几到十几mm,难道卡片机压根就不能拍摄人像?畸变很夸张?或者对于中大画幅,拍摄人像的最佳焦距也绝不是85-135了,这个焦段想在中画幅上拍,也离人过近了。

没有拍摄人像的最佳焦距,只有拍摄人像的最佳距离。

(这话说的过于绝对了,比如用广角拍人像,离人5米,虽然透视不会对人像产生太大影响,但这样毕竟人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太小了,谈不上人像了照了,更像是风景、留念,所谓的到此一游了,而镜头本身的畸变还是会对画面产生影响的,虽然基本不会对大都处于画面中心、比例很小的人造成多大影响。)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5:15 , Processed in 0.15025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