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佳能 ![]() 我从2014年9月开始佳能与宾得双修,当时主要不满足于宾得K-30配宾得Da☆55 1.4的对焦速度、对焦精度以及宾得机身拍人像时的肤色偏黄,考虑入一个入门的佳能、尼康或索尼全画幅机器双修。受多位宾得双修用户,尤其是磊落三生石大师的影响,鉴于索尼A7系列微单刚刚全画幅价格不低,镜头较少,尼康D610系列品控问题,最终选择了佳能的6D。6D作为我人生的第一台全画幅机身,其具有优惠的价格,良好的品控(和尼康的d610系列比),也是宾得双修用户的合适互补选择(宾得拍景物的浓郁、鲜明,佳能拍人像的直出色彩舒服)。说明人是会变的,我最初鄙视佳能鄙视得要命,没想到第一台全画幅机身是佳能的6D。6D配85 1.8单镜头用了8个月,之后陆续进了70-200 4is、35 2is、16-35 4is,两定两变是我最初对佳能6D的梦想,之所以各个镜头都未选顶级产品,主要是对佳能系统持半观望态度,也考虑到6D的十字对焦点实在太少,怕入了1.4、1.2的牛头忍不住要升级机身,也怕头重脚轻(当然某个时期是很想入50 1.2、85 1.2和135 2的,前面两个最终被我拒绝的理由居然是容易进灰……)。6D作为旅游机,伴随我去了韩国的济州岛、路过日本福冈的游轮、西塘、鼋头渚,以及11天8晚的欧洲法瑞德意走马观花游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宾得的全画幅机身K-1终于出世,半年后的价格极具性价比。对比K-1后,佳能的6D有些许不足。6D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尾过一阵可能会出掉6D,再在6Dii、5D4、A7R2中选一个。1DXii虽然是好机器,但实在太贵了,下不了手。 6D和当前的佳能在我眼中最大缺点: 1.6D的11个自动对焦点,相对来说还是少了些。只有中心1个双十字、精度2.8的对焦点,逼迫当构图需要用黄金分割点(或三等分点)作为景物清晰位置的照片时,不得不中点对焦后平移构图或裁剪。裁剪的缺点是像素低,平移构图对于我类菜鸟来说太容易导致糊片了。当然可以选择缩小光圈,那这样也浪费了镜头。 2.镜头如果使用不带防抖,很容易照片糊掉,手头这几个镜头防抖也没有其他品牌五轴防抖机身那么强。佳能的长焦以内的顶级牛头似乎都不带镜头防抖,很考验手持能力。 3.50L和85L不知何时会被更新,导致很多用户害怕买了之后新一代发布,前代跌价。参考35L,2代出来了,1代跌了不少。 4.6D的优点是轻巧,缺点是机身是塑料材质导致手感一般。重量和材质,本是取舍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更希望机身手持质感更加好些。 5.6D拍视频似乎没有自动对焦,不怎么好使。 6.6D暗光下老拉风箱,对不上焦。 7.5D4我没有用过,据说人像直出肤色偏青,没有以往佳能其他机型的色彩了。而且目前价格有点高。 接下来的两条,不同的角度看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称其为特点: 1.佳能直出色彩略微平淡,但后期确实比较方便,不容易单一色彩太过。 2.6D的高感虽然被称为有抹粉嫌疑,但高感不放大看还是基本不错的。 6D和当前的佳能在我眼中的优点: 1.6D的操作我觉得是赞的,常用功能操作很方便,机身顶部两排快捷键布置很合理。猜测5D系列在这方面更加牛逼。 2.6D的肩屏也很不错,常用信息都能在肩屏上看到。 3.佳能原厂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DPP)软件很人性化,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易调整就靠它了。 4.6D的人像虽然一定程度被抹,但人像第一眼看很舒服。 5.佳能的镜头群,在我眼中,F4光圈的变焦真心高性价比。 再来说说索尼 ![]() 我在2013年6月购入索尼NEX-5R+套头16-50,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当时的GF(现在已经升级为LP),看中它的轻巧、便捷,液晶显示屏可以翻转,可以用来自拍。这个16-50的套头正的很一般,用这个组合大光圈拍画质很肉。也鉴于索尼的APS-C画幅镜头基本没有廉价大光圈,因此也从未给这个系列升级镜头。直到索尼全画幅微单A7系列出世,索尼就更加不关心C画幅用户了,C画幅镜头已经好几年没有更新了。我始终认为用索尼的c画幅机身,NEX5~NEX7也好、A6000~A6500也好,索尼除了索蔡24 1.8、10-18 4、16-70 4三个头外,索尼的C画幅是残缺的,定焦的16 2.8、20 2.8真心不行。索尼的A7、A7R、A7M2、A7R2,也有关注。未来可能会入台A7R2,镜头配索蔡的55 1.8和GM系列的85 1.4。也可以转接宾得、佳能等其他品牌的镜头,用来把玩。 我眼中索尼的缺点: 1.APS-C画幅机身很牛逼,镜头有点乏力,索尼已经很久没有更新C画幅镜头了。如果索尼的C画幅能有宾得的DA Limited这样品质较好的饼干头,那对整个系列是一种推动。 2.之前试用下来,索尼的A7M2(A7R2)系列对焦点切换不如传统单反那么方便,当然可能是我不会设置快捷键导致的。 3.配上牛头可能会头重脚轻,毕竟机身小了点。现在GM系列镜头越做越大,浪费了机身小尺寸的优势。 4.NEX5R拍视频时,容易过热自动关机,不知道A7R2系列是否也有此问题。 5.NEX5R的触摸屏很废柴,A7M2(A7R2)似乎连触摸屏也没有,有时需要随手点的时候太不方便,这点索尼远远不如M43机身操作的便捷。 6.NEX5R的套头16-50被LP旅游用得识别不了镜头(并没有摔过……),因为断线花费了270元维修镜头。 7.机身尺寸虽然小,但C画幅的牛定实在太少了,也未做小。 我眼中索尼的优点: 1.配上转接环,可以用CMNP各家镜头,还能转接徕卡头,逼格很高也很方便。 2.机身五轴防抖很良心,对于没有防抖的镜头,大大提高出片效率。 3.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牛头或小定焦,选择余地大。 4.A7M2(A7R2)的对眼睛自动对焦真心方便,不像单反很吝啬2.8精度对焦点。当使用85 1.4这样大光圈镜头全开时,不必再担心先对焦后平移构图把图拍虚了。 5.单反用来区分高低特性的对焦点数量多少,在无反这里都不是问题。同规格无反的对焦点比单反多太多了。佳能的1D系列和5D4我没用过,其他的几款,LV对焦和无反比还是不如无反方便的。 疑问: 1.索尼A7R2转接佳能镜头,自动对焦不知道如何?(据说还行) 2.索尼A7R2直出色彩是不是还是那么黄?(据说不后期人像还是不行) 3.索尼A7R2配天工转接环转接宾得A系列镜头能否实现自动对焦?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2 19:00 , Processed in 0.0175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