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草间弥生:无限精神世界

2017-7-17 10:01|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90| 评论:0|来自:网络

摘要: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曾被英国《泰晤士报》选为「20世纪200名最伟大的艺术家」,2016年也获选美国《时代杂志》百大人物,作品不断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与典藏。2月23日起,美国赫希洪博物馆(Hi ...

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曾被英国《泰晤士报》选为「20世纪200名最伟大的艺术家」,2016年也获选美国《时代杂志》百大人物,作品不断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与典藏。2月23日起,美国赫希洪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为草间弥生举办个展,回顾她长达65年的艺术生涯。

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

赫希洪博物馆以「草间弥生:无限的镜子」(Yayoi Kusama: Infinity Mirrors)为题,展示草间弥生大型镜像装置与其他60件画作与雕塑,探索艺术家如何运用镜子、圆点、阳具、房间等元素创作。展览展至5月14日.

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关注草间弥生运用镜子作为媒材的展览,共展出《无限镜屋:阳具原野》、《无限镜屋:灵魂闪耀》、《无限镜屋:Love Forever》、《无限镜屋:永恒消失的结果》、《圆点执念:Love Transformed into Dots》、《无限镜屋:我对南瓜永恒的爱》等6个「镜屋」。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永恒消失的结果》,2009年。

现年87岁的草间弥生,最知名的作品是「圆点系列」,她将各种色彩的圆点散布在画作与雕塑上,甚至延展到整个空间,彷佛编织一面巨大的网,把事物笼罩在其中。而数以万计的圆点,也营造出无边无际的氛围,让人们看得目眩神迷。

草间弥生开始用圆点创作与她的精神状态有关。她从小受到幻觉所苦,常看见许多圆点漂浮在眼前,因此感到害怕与不安,而她不断绘制圆点,就是希望自己从恐惧中解放,她曾表示:「若非为了艺术,我应该早已自杀。」

对艺术家来说,将各种人事物布满密密麻麻、彷佛不断繁殖的圆点,不只是降低自身的恐惧,也是一种「消融」的过程。草间弥生常穿着圆点衣物,再透过艺术创作让自己融入圆点之中,就像不见了、变透明了,好似与万事万物成为一体。

草间弥生,《圆点执念:Love Transformed intoDots》.

为了让圆点布满物体与空间,甚至能呈现宇宙的概念,草间弥生于1965年开始运用镜子创作。她将涂满圆点的阳具雕塑、圆点贴纸或不断变换颜色的七彩灯光,设置在摆满镜子的房间之中,创造「无限」的视觉体验。

「我一直对镜子所映照的神秘感很有兴趣。」草间弥生表示,在她的镜屋里,人们可以看见自己是个被照映在广阔空间的个体,同时也会感受到自己在另个世界中被修复。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我对南瓜永恒的爱》,2016年。

她首次以镜子创作的艺术装置《无限镜屋:阳具原野》(Infinity Mirror Room – Phalli’s Field),也会在赫希洪博物馆展出。在这件作品中,能看见艺术家大量使用圆点与阳具,并搭配镜子创作,试图回应她自幼以来对性的恐惧。

1965年,草间弥生曾在纽约画廊的展间周围摆放玻璃镜子,地面堆满数以千计的白底红点阳具雕塑,完成了代表作《无限镜屋:阳具原野》。当时,她还穿着红色紧身衣与作品合照,尝试克服自身对男性生殖器的厌恶与恐惧。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阳具原野》,1965年。

从此,可以折射、延伸空间的镜子不断出现在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她于2013年完成的作品《无限镜屋:灵魂闪耀》(Infinity Mirrored Room-Brilliance of the Souls),藉由铺设镜面的墙壁与天花板,并搭配数百盏彩色LED灯,在黑暗的空间里创造星河般闪烁的世界。

《无限镜屋:灵魂闪耀》的光点如同粒子般增生与洒落,延伸放射到无垠的镜面深处,当人们走入其中欣赏时,会有种迷失在宇宙中的错觉,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草间弥生希望透过这种「无限」的空间视觉,让参观者经验「自我消融」(self-obliteration)的过程,忘却自我,好似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0:05 , Processed in 0.07323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