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美国传奇摄影师大卫-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因肝癌在纽约去世,享年60岁。大师们先后离世,让这个多事之秋来的有些猝不及防。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懵懂的青年阿姆斯特朗最初在波士顿学习绘画。有一次,好友南-戈丁(Nan Goldin)拍摄人物肖像时请他当模特,他便为这一变幻光线中捕捉人物的技术彻底迷住,改学起了摄影专业。
之后,大卫-阿姆斯特朗、南-戈丁、杰克-皮尔森这组初出茅庐的摄影“铁三角”,在上世纪 70 年代开创了先锋的“波士顿流派”,影响了整一代人的摄影风格。
阿姆斯特朗镜头下的Ezra Miller
翻阅阿姆斯特朗的作品集,不难发现,十七、八岁的漂亮男孩大约占据了他人物摄影的八成。这些少年,仿佛是当年那个刚发现摄影天堂的阿姆斯特朗的万千分身,在摄影师最擅长的自然光肖像里重生——他甚至从不使用灯具,只依靠自然日光。产生的效果,便是众口一词的“浪漫诗意”、“直击灵魂”。
阿姆斯特朗镜头下的Kyle Mobus 阿姆斯特朗从波士顿搬到了曼哈顿后,继续过着不羁的生活。他的第一份时尚差事,在新千年才姗姗来迟:当年 Dior Homme 的设计师、同样活在黑白肖像里的艾迪-斯里曼(Hedi Slimane),邀请大卫-阿姆斯特朗拍摄男装秀的后台。
索性,Dior Homme 的模特们是一群身材修长、面容精致的少年,这让此前很少涉足时尚产业的阿姆斯特朗显得轻车熟路。自此,时尚圈对阿姆斯特朗敞开大门,他先后为 Burberry、Bottega Veneta、Rodarte、Zegna 等拍摄秀场或时装片,不少时尚杂志也重金请他掌镜肖像摄影。
阿姆斯特朗为Candy杂志拍摄的大片
阿姆斯特朗为Candy杂志拍摄的大片
阿姆斯特朗片中的男孩们,眼中总透露一种绝望的渴求,有着强烈的“阿姆斯特朗”特色。难怪总有人将大卫-阿姆斯特朗的照片,与弗米尔的画相比。
美国乐评人、策展人文斯-阿莱蒂(Vince Aletti)甚至认为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与普通的视角不同,阿姆斯特朗的肖像作品中有种悲悯的个人情感,仿佛摄影师镜头里的是他的知己爱人。”
但大卫-阿姆斯特朗始终对时尚产业存有戒心。“在商言商,时尚摄影是待完成的工作使命,不会给你时间去思考,这便与作为艺术的摄影背道而驰。”阿姆斯特朗表示,他曾经像拍一部电影一样拍摄后台,而现在,许多品牌当天就要求提交成片。
2010 年,大卫-阿姆斯特朗在纽约哈夫画廊举办“为男孩痴狂”(Mad About the Boy)摄影展,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摄影像色诱,要让模特在独处的亲密中释放自己。”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大卫-阿姆斯特朗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尽管不如同时代其他摄影师那样深居简出,但晚年的大卫-阿姆斯特朗总穿着破旧衣服,是布鲁克林谜一般的人物。
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城同性社区的剪影,收录在 2012 年出版的、影师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集《Night And Day》中。柯达时代标志性的色彩,记录了在艾滋病蔓延前那段流光溢彩的黄金岁月。
《Night And Day》是阿姆斯特朗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集
《Night And Day》是阿姆斯特朗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集
纽约专栏作家肯尼斯-米勒(Kennith Miller)感叹,“阿姆斯特朗是一位影响了时尚摄影的摄影艺术家,可或许他最引起共鸣的一张’肖像’,正是他自己。”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11 , Processed in 0.16493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