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若你走到我面前, 分变成时,时变成日, 你的一日,变成一生。 一切在心灵之间流转。 你需要做的只是: 抛开自己,倾心聆听。 群鹤在喜玛拉雅的消雪上盘旋, 海豹摇荡着触须低吟。 干瘦的斑马在啸嘶, 风中的沙砾在狂号。 狞獾的耳朵,象的倾摇, 鲸的翔跃,羚羊的剪影, 恒河的流淌,尼罗河的起航。 2002年4月7日,威尼斯双年展。13000平方米的展厅,全部用来展览同一个人的作品。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个人作品展。 而这个人,正是消失十年的王牌摄影师——格里高利·考伯特。 少年格里高利,有一对很大的招风耳,常被人叫做大象。妈妈担心他心理受创伤,带他去医院做耳朵整形手术。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总觉得自己跟大象,有种扯不断的联系。 “动物在哪儿,我就去哪儿,他们给我灵感,给我愉悦,唤起我对奇迹的景仰。” 长大后的格里高利,很自然成了一名动物纪录片摄影师。他希望用他的镜头,探索人与动物之间那种神秘的联系。 格里高利的作品极富才情,在巴黎大卖,还有很多收藏家高价收购。他却在如日中天时,突然“失踪”了。 十几年里,没和任何画廊签约,没开过一次作品展,不接受任何采访。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个,喜欢跟动物“厮混”的男人。 直到十年后,42岁的格里高利华丽归来,用一场美妙绝伦的展览,惊艳了世人。 130张未经处理的大型原始图片,没有任何名字,却直击灵魂深处。 圣洁,空灵,犹如天地初开,万物方醒。 祈祷、聆听、忧伤、安抚,无论是文明世界的人类还是土著,无论是鲸鱼、猩猩、飞鸟,都闪耀出非凡的特质。目光所及,是早已超越了人兽的温暖。 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一切文字变得苍白,一切情绪变得轻浮。唯有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对生命的无上尊重。 每一张照片,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身边还有一个不同的世界;无不在拷问着我们,人类所谓的可笑的优越性。 有人质疑这些图片的真实性,格里高利只是淡淡回应:世界存在了几十亿年,而人类只是初来乍到。 十年,27次长途旅行。踏遍地球上每一块大陆,和当地原住民一起,跟29种动物亲密“合作”。 他曾租下远洋轮船,花30个月时间,游荡在汤加、多米尼加和亚速尔群岛海域,只为追踪迁徙中的鲸群。 他曾在浩瀚的太平洋,跟55吨重的抹香鲸同游,和着鲸群的节奏扭动弯曲。 加勒比群岛外的海面上,一头抹香鲸差点吃了他:“那家伙想咬住我的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我是一顿不错的午餐。” 还有一只缅甸象,用象牙尖将他挑到湖里。而这头大象在之前,已经杀了两个人。 “如果什么意外发生让我丢了性命,那不是个悲剧。因为我在做我热爱的事,睡觉前想到,明天还会做自己爱的事,那是一种恩赐。” 格里高利的镜头下:大象会认真听孩子诵读,猴子深情地注视着女子,老鹰飞过寺庙柱廊与人共舞… “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自然有其自生的和谐,有一种轮回般的诗意。 不论何时,世界的另一方,都有来自心灵最真实的呼唤,那才是我们原本该有的样子。 世界, 从来不只属于, 人类自己。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2 14:10 , Processed in 0.0182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