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的人物是艾略特·厄威特的妻子露西妮和他刚刚出生6天的女儿艾伦。在她们边上那只猫叫布鲁斯特,时间是1953年夏天,无比优美的一刻。
1953年厄威特退伍,随即 在卡帕的邀请下加入了马格南图片社。 从那时开始,厄威特进入了 一段事业发展的极度活跃期。 他作为自由摄影人,长期为 《生活》《观察》《假日》《柯利尔》 及其他美国图片杂志黄金时期的刊物供稿。 自1968年起的三年,厄威特 任玛格南图片社的主席一职。 从美国到俄罗斯、从以色列到古巴、 从巴基斯坦到日本、从阿富汗到尼泊尔, 厄威特因为摄影工作,跑遍了世界各地。 他拍过肖像的名人包括:切·格瓦拉、 玛丽莲·梦露、杰克·凯鲁亚克、 玛琳·黛德丽、格蕾丝,凯利 和约翰.F.肯尼迪等。 美国纽约。1954。玛丽莲梦露在拍摄“七年之痒”。 美国纽约。美国女演员玛丽莲梦露。1956。 美国 里诺内华达州,1960。美国女演员玛丽莲梦露在“乱点鸳鸯谱”的拍摄,导演约翰·休斯顿。 20世纪70年代,厄威特 拍摄了一系列纪录专题。 而后也尝试过多部纪录片和喜剧电影的拍摄, 同时仍然不停奔走、游历、拍摄、 出版并举办展览,至今仍活跃在国际摄影圈。 著名摄影家威廉姆·魏格曼 在评述厄威特的《向狗致敬》系列作品时, 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世界上有两种摄影, 一种是艾略特的, 一种是其他每个人的。” 这样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 值得注意的是,厄威特的成功 离不开他以其非常虔诚的态度面对摄影, 正如他在加入马格南图片社时所说: “我在退伍之后20分钟就加入了马格南, 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对我来说 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我对自己说,生活应该严肃一些了, 而马格南似乎是个严肃的地方, 在我的专业领域中最严肃认真的地方。” 巴伦西亚,西班牙,1952年 这是另一种风格,也是另一对夫妻。在温馨的厨房里共舞的是罗伯特·弗兰克和他的妻子玛丽·洛克斯皮泽。 罗伯特,一位伟大的摄影家,摄影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著作《美国人》的作者,妻子玛丽则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厄威特在巴伦西亚与这对夫妻结识。 三人当时都十分年轻:玛丽十九岁,罗伯特二十八岁,厄威特二十四岁。在稍有倾斜的画面中,世界随着这对年轻男女一时间只剩下华尔兹的节奏了。 普罗旺斯,法国,1955年 这是一张为法国旅游部门作宣传之用而摆拍的照片。然而它的简洁之美是多么的经典而芳醇啊,绿树成荫的道路、自行车、法式长棍,祖孙俩戴着经典的黑色贝雷帽,帽檐朝着反方向压得低低。 这才是描绘法国的道地方法,轻盈而不落俗套。至于路中间的那块石头?那是厄威特放在那里的一个标记,自行车的后轮一通过,焦距正好落准,就在此时按下快门。 北卡罗来纳州,1950年 没有任何照片能像这张一样简单直白地控诉种族主义的可憎。世界被一分为二,“白人”和“有色人种”,富人和穷人,一种人从干净的水龙头喝水,另一种人从又旧又脏的水龙头喝水。实则两个龙头里流出的水都是一样的。 圣莫妮卡,加州 1955年 咋一看去,这对美丽、年轻、令人称羡的情侣无疑是画面的主角。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她带着耳环红唇娇艳,即使是黑白照片也遮掩不了那靓丽的颜色。我们被他们的爱情和脸上的笑容折服了,那微笑洋溢着的幸福,足以同海上日落的盛景争辉。 然而,厄威特却往后退了一步,邀我们欣赏那完美椭圆中上演的浪漫小品之外的景色。在圣莫尼卡的悬崖上,画面被海礁和车身沿黄金分割线切开,眼前的一幕是大自然为人类所征服的写照,20世纪50 年代的美国,一切都是那么壮美与纯真。 莫斯科,1959年 在苏联也好,在美国也罢,激烈的争执总是发生在厨房里。最高级别的争论也未能例外。时值1959年7月,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行之际,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和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一个典型美式家居的厨房样板问旁驻足,就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等问题展开了争论,这就是著名的“厨房辩论” 。谈话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尼克松称赞自己国家的富庶,强调对方的相对贫穷,讲到激动处他用手指着赫鲁晓夫的胸膛,赫鲁晓夫因为听不懂英语,所以不发一言。对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胜利。对厄威特来说,父母都是俄罗斯人,却是接了华盛顿的任务而来到莫斯科,这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契机,将傲慢、恐惧以及冷战阴云下的复杂集于一张照片。 纽约,1974年 谁能比它们更懂得欣赏寒冷的冬日里一双靴子的美丽?毫无疑问,“它们”指的是狗儿们,一只迷你的吉娃娃和只巨型的大丹犬。厄威特带着爱犬之人的俏皮和热情,在1946年拍摄的这张著名的照片,不仅是为某个鞋装品牌做宣传之用,也表达了摄影师对人类最忠诚、最重要的伙伴们那鲜明个性的称颂。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52 , Processed in 0.07841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