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幅内容相同在不同地点拍摄的照片,心中一直纠结着。 帮助孩子学步是长辈们十分高兴的事,不同的国度存在着不同的教育心态。中国大多数做父母的将爱基本上表露无遗,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恨不得越庖代俎。拉着拽着不让孩子越雷池半步,半抱半就,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不放心。 在澳大利亚拍摄的这位爷爷教孙子学步照片,发现他是将爱暗藏在心,给孩子一种宽容而自立的宽松氛围。他的双手不是紧紧抓住孩子不放,而是让孩子抓住自己的手指,这样既让孩子产生独立感,自信心,又起到万一孩子摔倒便可以及时扶住。可想而知这样的方法是给了孩子一个独立,靠自己的力量来学会人生的前行,无疑孩子从小就在心灵中埋下独立自主勇敢无畏,任何事情都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去完成的思路。 我们这一代的童年生活虽然贫寒,但是玩耍与游戏的内容相当丰富,家庭经济拮据买不起玩具,是我们与小伙伴靠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制作。比如弹弓,麻杆枪,水枪,展粘知了的工具,高跷,还有用纱线木头轴芯加橡皮筋制作的满地飞跑的独轮车,放风筝也一样不像现在孩子放风筝是购买现成的,当年我们全是自己用找了的竹篾和毛边纸动手扎糊的,从形状与固定的三角线都经过仔仔细细地研究,才能使风筝飞得稳飞得高,风筝线都是拆开线袜子后搓成。动手的同时动脑,培养了创造力与独立能力。当时因为兄弟姐妹多,父母也管不过来,比较放纵我们,约束得也不是那么严,我们变得相对自由与任性。当时玩的如此疯狂,毫无羁绊,发挥在自己的想象力将玩耍到了一个极限,捉迷藏,两阵对垒抓俘虏等等,说句不怕你笑话的事,我们连尿尿都能玩从花样来。 现在的独生子女小时候家中有六个大人七嘴八舌地管着他,在加上老师的管教,可想而知是被禁锢在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之中。长大后,他们必须面对与孝敬4位以上的老人,他们似乎一出生就面临着重重压力,如同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记得当时我们读书时的功课与作业根本没有那么多,基本上一小时之内能够完成,剩下的都是玩耍的时间。玩耍是相当重要的,是孩子长知识学本领的最好形式,一切动物幼年成长过程中都是从模仿,打闹,嬉戏中学到生存斗争的本领。 我真的不明白当今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活得如此辛苦,是谁剥夺了他们天性的舒展。 现在的孩子似乎唯一的活动空间就是面对电视中那种局限而机械的节目,或用手机和IPAD打游戏,这样的教育科学的吗; 放学后从校门进入另一个托管的校门,不与大自然接触,不与社会触摸,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苍白; 孩子们那背负的越来越沉重的书包,弱小的肩头上还有多少童年的嬉戏; 高三毕业生迎接高考时课桌上堆满一叠叠的书本,书山后面的孩子只剩下渴望的眼睛,还有自我吗?难怪他们等到考试一完成,便把书本与复习题撕过粉碎,撒得满天都是,在仅仅是一种发泄? 不情愿的一次次参加补习班,兴趣学习班的孩子,他们内心真的充实吗,自己的空间究竟还剩多少。 我感受到我们下一代的负担与悲哀,并不仅仅是知识爆炸时代所造成的弊端。两弹元勋、大数学家,文学巨匠,军事家他们的童年与学习时代,绝 没有我们现在孩子的那种负担。他们也绝对不是所谓的“神童”,就因为他们自由而放纵的童年打下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擎天柱。期望别小觑了童年时代的活动,他是人类电脑发育与完善的最重要的阶段。 1987年在法国巴黎汇聚了全世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自由的盛会必然地在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上千名的记者纷纷向他们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们这些精英是从哪所大学,那个实验室获得的知识与成就。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科学家回答的是“幼儿园”他们说是幼儿园教会了我们,凡事都要与别人分享,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应该道歉,尊敬老师,关心别人等等这些为人的起码知识。 如果我们的教育欲将所有的人统统培养成精英,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精英。 我们在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的同时,抹杀了多少人发挥内在潜能,升学率高的中学就是好学校这是一种曲解,升学率与失败率、失业率是成正比的。 根据我的观察那些能够为社会为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往往不是在学校中拔尖的,前十名的学生。知识是需要灵活掌握的,人格修养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修善与提高的。考分高只是知识的掌握,而不是智慧的体现,智慧是对人,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那些知识真的有用或者实用吗,往往我们在领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学校中所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已经过时了。一个立足于世的人,他的知识,悟性,经验的积累才是有所作为的基础。 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名牌大学,重点学科,我们忽略孩子的理想和自我的能力,我们是按照家长的愿意,大人的攀比虚荣心和望子成龙的理想在规范孩子的未来。每个人都有某种内在的天赋与能力,因才发展才是正道,否则就是在浪费人才,糟蹋天才。鲁迅先生当年去就读日本的医科大学,学习医道不是他的长处,而改行后他成为了文学巨匠。 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工种需要我们去做,谁能够胜任,谁就会在这个岗位上发热发光,这才是人类各尽其能的最大发挥。 我经常听到国内外教育孩子的不同声音,比如天下雨了,我们国人的父母基本上会说“孩子,外面下雨了,别出去!”而西方不少的父母会说“孩子,下雨了,你冲出去把院子里的椅子搬回来!”;当孩子跌倒时,我们的母亲会大声喊道“天哪,有没有摔着”又是抚摸又是抱的,好像是他自己摔倒了一样。而西方的父母会说“自己爬起来,勇敢些!”不言而喻,这里的分量与效果如何,你懂的。 孩子们有自己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吧。 将孩子裹在温室中培养,就如在大棚中种植,乱了季节,没了规矩,必然导致“转基因”。 教育的无能会让我们失去整个世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3 , Processed in 0.07464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