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说“老”

2018-4-13 17:15| 发布者: cpnoz| 查看: 592| 评论: 0|原作者: 王曙|来自: 王曙摄影散文

摘要: 老祖宗造字,相当严谨与讲究,很多的字从字面上看是积累了生活的经验与哲理。拿“老”字来讲,与“考”字只有丁点之别,似乎是同字。东汉许慎《说文》:老,考也。考,老也。老、考互训为文。古诗文“寿考”之考,即 ...


        老祖宗造字,相当严谨与讲究,很多的字从字面上看是积累了生活的经验与哲理。拿“老”字来讲,与“考”字只有丁点之别,似乎是同字。东汉许慎《说文》:老,考也。考,老也。老、考互训为文。古诗文“寿考”之考,即老。古人雅称父亲为“考”。现代中国人俗称父母为“老人”。英语中的俗语也称“father”为“old man”。可能我牵强,感觉到造字者欲昭示一个道理:“老”是人生的严峻的“考”验。
        “老”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是大自然高风亮节的范例,任何生物与事物的“老”是为新生传递接力棒,腾出发展的空间,让该物种永远地生衍下去,“老”是为了整个大自然永葆青春活力,因此讲“老”是一种值得赞美的自然现象。
        “老”是一种骄傲,是沉淀与收获;
        “老” 是宇宙的一种专制,不允许任何力量抗拒,伟大在于一种公平、公正与公开,在“老”面前人人平等;
        “老”是一种无奈,无论有多大的雄心和抱负,无论曾经做过什么,高贵与卑微,富裕与贫贱,都要因老而高歌或者低吟“夕阳红”;
        “老”是一种遗憾,往往还未来得及弥补青春的悔恨,便要匆匆地画上句号,不再逆反;
        “老”是人一辈子的概括,不仅仅存在于肌体上的烙印,更是精神的归纳,充满褒扬与鄙夷;
        “老”是一本书,开卷有益,滋养来者,某种意义上讲有着“灯塔”的功效;
        “老”是一种宁静,当浮躁化做平稳,妄想改成现实,狂野变成驯服,棱角在风雨中磨得平滑,“老”便是那至尊至善的美;
        “老”是一种讲述,是人生故事与经历的展示,在滔滔不绝的唠叨中,后人汲取了丁点的经验与教训;
        “老”是一种解脱,对曾经拥有过的一切都会渐渐都觉得并不重要,不在乎得到过什么,而宽慰于曾经付出过什么;
        “老”是一种宽厚,对后辈的进步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无私的指教;
        “老”是一种无畏的牺牲,心甘情愿地俯下身躯让后生踩着自己的肩膀升华,而且使劲地向上耸一下;
        “老”是一种客观,如急流必定淌入湖泊和海洋,平稳产生着广袤与浩淼;
        “老”是一种信赖,有了老者的指点,便会产生稳定与信心,脚踏实地的铿锵;
        ……
        对待“老”,人们有着不同的态度。平静地心安理得,流露着慈祥;知足与感恩的,让人倍以敬重;急流勇退者,被人视为楷模;难得糊涂者,给人以睿智。
        有惧怕老的人,给人以愚蠢与可笑之感;有倚老卖老的,得到的是嗤之以鼻;
        有的人老了,却将年轻时私欲得不到满足,将积压在内心里的那些怨恨和迍邅借“老”发泄。弄个破“红袖箍”一戴,无法无天啥都敢管,啥都看不惯,指桑骂槐,招摇过市,动不动就倒地耍赖,以死要挟的,是安定团结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是倍受唾弃的无药可医的“老精神病”,颇有垂死挣扎之感;
        有的不保晚节,临下台前拼命地地捞一把,用腐败的绳索将自己紧紧捆死的;
        有的人老了,总是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人生世故的理解处处苛求晚辈,似乎离开他们的“教诲”下一代就趋向没落与毁灭,恰恰相反,过多的经验主义往往是捆绑下一代的缰绳,也是我们时代为什么一代与一代之间差距不大进步缓慢的结症之一;
        有的人老了,不仅要求子女“孝”而且要“顺”,要求得到理想中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恕不知社会与人类对待幼儿与老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与老人都是需要呵护照料的负担。由于孩子天赋的稚嫩可爱给人以爱和心甘情愿的动力,而老人那种沧桑的沉闷,城府的固执,岁月雕塑的丑陋,不合时宜的表现,人们往往赋予的是一种尊重与同情,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老者的理智与准确摆正自己的位置;
        有的人老了,由于过去当官,官气十足的惯性,是乎自己永远依旧能挥手指方向,呼风唤雨,领导一切。在有权与无权,过去的门庭若市与现在的门庭冷落的高反差之下心态失去平衡,又不能应时顺变,其痛苦的程度往往超越身体的衰弱;
        有的人老了,特别喜欢管闲事,唠唠叨叨,这样是相当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避而远之。“唠叨”是做了长辈后的专利,时宜的“唠叨”是一种责任,恕不知“唠叨”对于子女来说是你死后的珍贵与感悟,过分的“唠叨”必定带来冷落与萧条;
这林林总总的一切都是违背了“老”的自然规律。
        在面对老与衰,人类是应该向动植物好好地学习。人类的痛苦与自我折磨大多数归咎于大脑太发达,太聪明。而动植物无言的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老去,面对死亡总是表现得如此宁静,平淡和空灵。大象感觉到自己生命已经走到尽头时便孓然地悄悄离开象群,沿着祖祖辈辈归宿道路,爬山涉水用尽最后的气力来到神秘的墓地,安静地躺下让生命化为乌有。花儿无论含苞欲放时多么娇美,开放时多么妩媚,一旦枯萎总是默默地落入泥土之中,化作护花的肥料。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确实是一种考验,是每一个人必经之路,如何颐养天年的一种选择,“原知万事空” 是发给每个人的考卷。
        平静地面对“老”的降临,那金不换的健康,必将属于有着健康心态的人。拥有这样的‘老’是臻入佳境,是完满、幸福,壮丽与辉煌的。



开怀

掉牙的季节

我这一辈子

祖孙

余热

若有所思

外婆

今日风云

老船长

乡下的那位老妈妈

孤独感

八十八啦

早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53 , Processed in 0.23430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