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0月2日起,我女儿教会我如何使用“朋友圈”这个平台后,我如获至宝,一发不可收拾。八个月来共发“摄影散文”作品223余篇,给我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舒展,写作的磨练,摄影创作的提高。如同爬山攀援,爬了一段时间后回头一望,身后的山路弯曲却给人以安慰,一种成就感得到安抚。说句大实话也确实感到有些累了,我在此按下暂停键,为了再充电,为了梳理,为了再前进。 朋友,或许我在不了解您是否喜欢这种形式,没有摸清您的口味就十分唐突地发给你,或许已经打扰了您的生活。我对自己的冒味表示歉意,希望您能谅解。 十分欣慰,每次发表“摄影散文”时都能得到来自朋友真心的鼓励,认可与中肯的建议,面对这弥足珍贵的友情我倍感温暖与感动。如现代女巫、张卉、沈而纯、金琦、大圣、音子等等朋友每次都留下诚恳而由衷的点评;金辉先生,虞若飞先生能从典故的出处,引据的科学性给以指正与点拨;沈伟先生更是难能可贵,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逐字逐行地修改键盘误和错别字,病句。在这里我的一个谢字怎为了的。这种充满朋友之情的温馨,给了我无尽的动力。 正因为我酷爱摄影艺术,也是我的痛。我在摄影的浮躁与浅薄的漩涡中苦苦思索,如何规避哗众取宠,如何摈弃庸俗,如何提高摄影艺术的自我存在价值,如何弃伪从真,如何让摄影艺术成为一种软摄影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门类。 在摄影艺术的长河中卧爬滚打近四十年,渐渐地觉悟。我懂得一张摄影作品的内存与信息量是微乎其微的,必须与文字结合,与音乐、文学联姻,让人们读懂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无论是阐述还是升华、无论是哲理还是憬悟、无论是真情还是理念,都迫切需要与其他艺术门类紧密结合,谓之海纳百川。 摄影艺术不是拼比的艺术,金牌的桂冠下依然游离着肤浅与虚假,读者不是因为金牌而喜欢摄影作品,是摄影作品的本身是否感动与打动读者的心。读者是通过摄影作品画面和文字的读取,获得恍然大悟之感。同时,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修养与悟性,不仅仅从作品表象来读取作者所讲述的故事,而且会透过作品的背后来解读作者的人为与修养,诠释作者的审美观,情感,思绪的深度。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会弃伪从真,摈弃“所谓艺术”的糟粕而取之精华。 我依然在路上。 我在摸索与尝试一种表现的手法,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下来(镜头本身就是写真)用“摄影散文”的形式展现我的思想与情愫,我的爱与恨。虽然我在这条道路上蜗行,但我愿意留下血的痕迹。 一位摄影人乃至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辈子对人民的 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将自己知道的、看到的、想到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将自己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耕织。摄影人能够给社会留下一些能够回味的惦念的影像,这就是奉献。 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无谓消耗的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的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作出来一种无愧的交代,让我们越早提前实现那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就越好,这也是我的初衷与为之奋斗的目标。 让我行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创作更多的摄影散文来感谢与报答我的朋友们。 致崇高的摄影之礼! 王曙 2015/6/1 看惯了荣华,才读懂简单; 闻多了芳香,还爱上清淡。 火辣辣向上,那是心的升华; 蓝天下摇曳,那是心的绽放。 我喜欢静谧,我陶醉空灵,我在这里忘记自我,积攒着心声,让我细细地述说。朋友,就如同我们一起。 你牵着我的手,蹒跚地珍数着拐杖的点击。是我送走一生的晚霞,质问苍天,是否还给我黎明的绚丽。天穹不语,抛洒遍地的霞光,将我熔化。 我的大学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弥漫着书香,升腾着希望。在孜孜不倦的光环下,没有迷失只有理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空灵之中我踏着被雨水红的青石板小路,就这样走着、走着……此刻,已经不需要告知哪里是我的站点,哪里需要停留。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9 , Processed in 0.13689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