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老去,缓缓地倒下,渐渐地腐朽,来自荒漠而归于沙砾。 我多次独自徜徉在胡杨林中,总想读懂胡杨的灵魂所在。胡杨之所以五百年不死,死后五百年不倒,倒下五百年不朽,是因为胡杨钟爱着生它养它和滋润它的戈壁滩,确实舍不得离开。我知道凡是生于土的一定回归于土,天地便是自我,自我使是天地。 我们似乎觉得胡杨是刚毅和顽强的化身,千百年来吟唱着悲怆的歌,弹拨着生命之弦。蔚蓝的天穹之下胡杨淋漓之极地讲述着如何度坎坷一生的经典。 知否,胡杨同样有着温柔的一面,当秋风归来,它便换上嫩黄的新装,那一片片乳黄而微泛淡红的飘逸,在湛蓝之下倾诉着拥抱秋天的情愫。胡杨挑逗着无数游客,驴友的神经,不远千里趋之若鹜接踵而至;撩拨着无数画家,摄影家的心弦,如痴如醉地在跪拜在婵媛一般的胡杨玉裙之下,目眩神迷地胡杨林中迷失灵魂。 我在这胡杨树林中拾得一枚鲜亮而泛着弱黄色的石子,有人说这是戈壁玉。我揣入怀中,感觉得到那种被大地与胡杨精血造化的温暖,胡杨的身影印刻在这小小的玉石之中。贴紧耳畔,是风声、是雷电、是呼麦,是马头琴……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钟爱枯树林(人们也称它“怪树林”),那是一片生命虽逝但依然活着的魂,胡杨就是在这里才体现得淋漓之极。我心黙然,在一株横卧的枯木上坐下,细细品尝着胡扬的姿态,发现几乎所有的树杆都是弯曲着的,扭曲着伸向青天。枯木的残缺给人浓郁的凄凉感,这是被风刀霜剑,雷劈电击后的无奈,每一弯曲处都刻录着辛酸和苦难,每一块伤痕都彰显着刚毅与悲壮。大自然雕塑着胡杨,同样以胡杨之魂雕塑着人们。 这次我随永强电业公司文联摄影协会一行风尘仆仆来到额济纳胡杨林,大家在一个叫“小枯树林”的荒野驻足,寂静的,残缺而依然矗立的胡杨遗骸,构成一幅令人感叹的壮观,所有人都迷失了自我,陶醉了。心身完全被那一片枯树所震撼,当东方泛红的时刻,我们屏住呼吸,倾听着胡杨枯树的呐喊,感受着朝霞抚摸那胡杨定格在生命最后的瞬间的威严,所有的的枯枝枯丫如同一只只伸向天空的手臂,颤抖着呐喊着。所有的枯树都如同一位位佝偻的老者,一种跋前疐后的姿态,双眉颦蹙地呻吟着迎来朝阳,送走晚霞。风起时,整片枯树林响起时而低沉时而尖利的声响,似哨声,如埙曲,同号角。虽然没有“高山流水”之旋律,我却听到“长相思”的节奏。 此时此刻,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树林中阒然,我只听得快门声声,我知道他们不是在拍摄,而是用心在记录一种感悟,凝聚一种意志,定格一种情怀。 2015、10、11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1 , Processed in 0.07182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