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曾经驾车从黄河石林大峡谷穿越过,当时因为村民和当地政府为了旅游门票收入的利益分配问题闹矛盾,人为地将道路挡死了,好说歹说不让过,无奈只好顺原路怏怏而返。 这次有了新情况,自驾车车辆必须停在圈地而建的停车场,购买昂贵的门票和乘车票,通过严格检查的现代化电子门,挤进客车盘山而下,十几分钟到了车站,下车换坐他们的电瓶车一路颠簸才能进到村子里。一路上见到村民的自备车和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穿梭,我们自愧门道太浅。 村庄不小,背靠峡谷面临黄河,四千多人口,旅店饭店比比皆是。旅游业的掀起人人都可以绞尽脑汁地想尽一切妙计,让旅客掏尽腰包,一切向钱看在这里绝对体现得淋漓之至。进石林峡谷有道没车,必须乘坐羊皮筏子去,乘小快艇回来。那条公路只有轮回穿梭运送羊皮筏子的各式各样的拖拉机,三轮卡通行。所有的游客必须在唯一的水路上体验羊皮筏子的滋味,感受那“不入黄河不死心”的格言。见到那些怀抱的孩子和战战兢兢坐在羊皮筏子上在黄河激流中漂荡,漩涡在羊皮筏子周围旋转着,浊浪翻滚着。倒是一道绝妙的“风景线”,冒着生命危险畅游黄河石林。 我们下榻在一位隐退的老村长经营的客栈中,一家人很会来事,饭菜可口,。房间内除了床和被外,几乎什么用具都没有,手纸都要自备,我的房间还不错,尽管洗脸池漏水如同虚设,但通马桶用的橡皮塞却备了三个。 老村长可能也喜欢摄影,痛快地答应明天早上给我们特殊待遇,安排两辆车天不亮的送我们进峡谷上山拍摄日出,为此,大家晚餐吃得十分放开,也舍得花钱了。 凌晨5时我们十四人抱着摄影器材,挤进两辆六座的小面包车,在崎岖的山道上颠得肠胃逆转,终于到了半山腰,沿阶而上,翻了几个山头,到达所谓的“最佳拍摄点”,打开相机,等待日出后拍摄几十年来人们所拍摄的千篇一律的照片。 下山后发现石林峡谷却是另一番景象,穿越在峡谷底部,踏着高低不平的石子路,抬头展望山势雄伟,峭壁林立,带着丹霞风韵的山体,千姿百态,完全凭着个人的想象力演变着山峰造型。这种无规则的变化让人感到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特别是当阳光射进峡谷时,那种立体的光影效果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游客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坐着小毛驴车,或者骑着主人牵着缰绳的马,骡子与,沿着弯弯曲曲变化无常的山谷进入。四公里半的峡谷中毛驴车滚滚而来,尘土飞扬,吆喝声,拉客声,车轮声,驴蹄敲击声,回荡在桶一样的谷底,如同非洲大草原角马大迁徙似的。一个本应宁静的峡谷风光变成了人与骡马毛驴车辆的交通要道。我想,如果此时此刻游仙徐霞客来到这里,一定惊叹不已,赶紧避之若浼,否则血压飙升,难免中风。。 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迈着沉重的步履,摇晃着沉重的脑袋,一面拍摄一面走着,化了很大的气力,中午一时才到了峡谷口。 真的很累。 2015\10\18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4 , Processed in 0.07093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