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人们总愿意以沙漠来形容自我所处的困境; 不知为什么,沙漠总给人们带来荒凉绝望和毁灭的噩梦。 我在担任大学团委书记的岁月中,曾经奉命处理一起女学生因为爱情的失败而自杀在南昌的事件(为了让逝者保持尊严,恕我不说出她的名字)。在和她热恋多年的马列主义教研室老师,另求新欢背叛了她,于是太年轻的她选择了出走。最后寻觅了一条不归路,在她准备为殉情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前一刻,烧掉自己的日记。碎片被风刮散在事件现场一地。被当地公安部门一一拾起拼凑还原,其中,她写的一首诗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我,一匹孤骆驼 走进莽莽的沙漠 为了不让你知道我的踪迹 我摘下驼铃 把一切痛苦都集中吧 集中在我的身上 把一切幸福度集中吧 愿上天保佑你的安宁 不要问我他是谁,他是谁 即使我在沙漠中 倒下 干枯 我也绝不诉讼 我只把爱寄语我的诗中 如今 留下它有何用 难道 仅仅为得到人类一丁点的怜悯 不 还是让其化为灰烬 作为我的墓志铭 近40年一晃而过,年轻的生命如此草率地选择,想起来让所有知情的长者都惋惜心疼,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时,绝对错误地选择了生命的终结。 孩子误解了沙漠,那不是荒凉的代名词,是顽强象征。不是没有生命的境界,是涌动活力的天地。不是为死而死,而是为生而生。就在那种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依然孕育着生命,哪怕是一只不起眼的蚂蚁,一只百炼成刚的蜥蜴,都在证明着生命之可贵,抗衡之伟大。 每当我脚踏在滚烫的沙地,那望不尽的沙丘起伏绵延,浪一般地涌动。仔细看,一粒粒细小的晶体并不起眼,它却能够借助风力堆积成山,产生一种慑人魂魄的威严。沙尘暴起时惊天地泣鬼神,吞噬着一切,能说沙漠没有个性没有生命?一旦沙漠平静下来,却让你感觉到是那么地温柔,那种节奏感的绚丽,那种柔绵的舒展,将太阳的光辉编织得如此奥秘,令人感叹不已。 走进沙漠我才明白诗人三毛为什么如此钟爱撒哈拉大沙漠,往往在荒漠中才能产生唯美,在干涸中才能懂得滋润的珍贵,在孤寂时才能珍惜爱的力量。也只有亲临沙漠,目睹此景,真正领会到“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意境。 人要自爱,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当逆境是非来临的时候,心里要学会宽容宽恕,一切都能化解。困境之中,去一趟沙漠让环境改变自我,激发生命活力的荷尔蒙,让心胸舒展,那么我们在遇到峭壁时,不会想到绝望,而是梯子。 2015、10、19 作品拍摄于额济纳旗八道桥沙漠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0 , Processed in 0.17759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