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界有一群热衷于拍摄鸟类的执着者,人们称地他们为“打乌人”,谑称“鸟人”。 我平时很少拍摄鸟类。偶然见到一二只漂亮的鸟也会按动快门,瞎拍而已。 这次有幸与二十多位“打鸟人”共同生活与拍摄活动了半个月,凤毛麟角地有了些感性认识。 论执着,他们可能是摄影界中的姣姣者。一位“打鸟人”告诉我,一旦进入“鸟人”圈,就会如同服用兴奋剂一样,对拍摄鸟类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似乎一种“药物依赖”的感觉,欲罢不能,欲停不行。眼睛被驯得如鹰似地锐利和敏感,无论天上地上,无论树丛中还是水面上,只要有鸟的晃动,便立马分辨出是什么品种的鸟。这时肾上腺素突升,亢奋不已,无论多远跟踪不懈。 论器材,那是摄影界中的王者。几乎每位都拥有最先进新款的相机,300mm.400mm,600mm以上的大炮镜头,每位都会有几支。先别说价格不裴,仅仅是重量(加机身与三脚架)让你瞠目结舌。而他们却能披挂在身,行动自如。 论年龄,几乎大多数是退休之后的“大龄青年”。这次我见到几位七十多的帅哥和近七十的女侠,好家伙,南极北极,国内国外,成为追着侯鸟跑的“侯人”。背负大炮和行装,连青年人都望尘莫及。 论耐心,平时总觉得钓鱼者心静似水,无论鱼是否上钩,总能耐心地等待。不料发现他们更能忍耐,坚熬。为了拍摄海雕与丹顶鹤搏斗的画面,硬是在寒风凌冽的雪地中等待七八个小时。无怨无愧地架着相机硬耗着,那种“独钓寒江雪”的执着让人敬畏。那天拍摄毛脚鱼鸮,零下四度还下着大雪,一帮人从晚上六时一直候到半夜十二点。常人可能无法想象,那种守株待鸮的劲头是如何产生的。 论敏捷,别看都是年纪一大把的人,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走起路来已让人感觉得到那种踉踉跄跄。一旦进入拍摄境界,如同换了一个人似地,使展出浑身解数,不吝惜相机一直处于连拍状态,被摄物一举动,这边就如同机枪连射,哗啦啦啦一片快门声。让人觉得在海边,听那种海浪冲刷石子滩的声响,不绝于耳。 论知识,只要聆听他们的谈话,最多的是议论拍摄经历和体会,开口是鸟闭口也是鸟,如数家珍。基本上拍过的飞禽都能叫出名字,分辩出门科,甚至连它们的习性也掌握得十分清楚。 每次拍摄成功后,发现自己捕捉地一张极为精彩而且珍贵的鸟照,他们所流露的那种情感你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张力.一种自得、满足、骄傲、炫耀、夸张、酣畅淋漓之感。 我望着这些“打鸟人”背影,那些微微驼着背在相机取景框中守候的人们充满激情,这不仅是一种情愫,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我想如果达尔文在天有灵也会暗喑为之点赞。 “鸟人”之功绩,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写真者,他们的作品更是认识大自然教科书,是人类朋友鸟类的捍卫者,宣传者和知恩者。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08 , Processed in 0.09286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