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197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获得10Best10全球先锋杂志摄影奖《新视线》中国地区冠军。曾在国内和国际多次举办摄影展。独立纪录片《克什克腾》导演。现为《新周刊》杂志摄影记者,工作生活于北京。 关于作品 初识李伟时,小编很难想象面前这位像极了南方知识分子的人居然是为来自草原的汉子,这位出生于内蒙古的汉子,有着草原人民特有的宽广和真诚,同时在谦卑中又带着一丝胆怯。虽然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但是对于家乡草原的那份眷恋,使得他的视线一直无法远离那片被称为“故乡”的地方。于是他历时七年,拍摄了这组名为《大地》的作品,以此来书写他对于草原的日记。 从2008年到2014年七年间,李伟先后拜访了内蒙古很多偏僻的旗和苏木,无论是刮沙尘的春天,牧草茂盛的夏天,还是草木枯黄的秋天,冰雪严寒的冬天,从中体会到不同季节的草原。 李伟摒弃了大部分摄影师所选择的城市景观,一次次把视野投向内蒙古牧区的乡镇与村落,他用极为西方化的镜头语言,探索和重新审视这片鲜活的边疆之地,像用静默记取更辽阔的静默。之所以选择乡镇和村落,李伟认为在那里还有一些传统蒙古族文化痕迹留存下来,还没有被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所淹没。而他对这种探索方式的喜好,来源于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忧郁的热带》。就如他所崇敬的人类学家那样,努力追寻拍摄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社会习俗。他视角的抵达之处,仍有未被过度开垦的传统蒙古族文化的痕迹,他用观看与快门激活它们,甚至成为所摄影像的一部分。 在李伟的这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那些在我们传统传统记忆中存在过的草原,铁制的恐龙雕像和马头琴雕塑还有其他那些荒诞的,突兀的存在,仿佛都在诉说着这片草原的历史和过往。同时,那些落后的,未被开垦的元素也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也正是这样荒诞,突兀和真实的杂揉,使得整组作品充满了张力和戏剧元素,耐人品味,然而在当下的内蒙古,想要拍摄这样的作品已经越来越难,李伟在这组作品中,刻意的去回避了大部分人的存在,更多的已景观的形式来表达他想传达的信息,图片中传达出的深沉和淡定直入人心,这一切都符合了李伟对于大地的认知和理解,在他的印象中,大地本来就不会说话,大地表达它感情的方式就是深沉的。而这种深沉,也是李伟在重新审视这一切时的态度。 如果你没有去过内蒙古,或者拍过内蒙古,你可能很难去体会那种当代文化对于草原的冲击,更不会去体会到李伟这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包含了淡定、冷漠、温暖、从容的复杂情绪,而对于李伟而言,他所要表达和记录的一切都在作品之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语言来形容的信息,但这其实才是大地的信息。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5 , Processed in 0.36050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