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过很多三级片,但我的摄影从未妥协过。” 说这句话的人叫何藩,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及导演,被称作“东方布列松”。他是中国唯一一个将色情电影当做事业来做的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虽然拍情色片,却创造了将情色片拍成画风唯美、构图精致的文艺片的先例。 何藩导演 叶玉卿主演《我为卿狂》 上世纪50至60年代,何藩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摄影比赛中得到超过280个奖项;从1958年至1965年,连续赢得八届由美国摄影学会所举办之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1958年获十杰冠军。 这样“传奇”的人物!怎能不让人好奇? 父亲送的相机,让他迷上摄影! 1933年8月8日,何藩出生于上海。 13岁那年,何藩收到父亲送的一部 Brownie 相机,这是他迷上摄影艺术的启蒙。18岁时,何藩随家人移居到香港,自此他便醉心于这个都市的每一面,纵横交错的街巷、起伏坡道上的楼梯、电车轨道、中式小院前的西式路,这些原始的香港影像真实地印记在他的镜头里。 经典作品《阴影》 摄于 香港,被拍卖出了高达 37.5 万港币的价格。 1954年,何藩在铜锣湾的英皇书院看到一面白墙,他就思考加入一些元素构图,于是找了表亲站在角落拍摄,然后在暗房里加工出三角阴影效果。从“决定瞬间”到设计构图,从被动的“等”到主动的“做”。这张经典摄影的创作过程为何藩之后出任导演打下了基础。 《日暮途远》摄于 1954 年,何藩当时感受到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赋》中那种“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的意境,于是拍下这张照片。此照片经过五十年的考验,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成长在中产家庭,何藩却对着市井之气来了兴致,这大概都是因为看的文学书多了,也就“触景生情”。“我对中下层的穷苦大众、弱势群体有比较特别的同情关怀,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直觉。”何藩说到。 或许,最动人的景象,就藏在市井百态中。 东方布列松,瞬间决定永恒! 凭着从小对光影的敏感,何藩打破了摄影陈规,擅于捕捉自然光线形成的几何图形与线条,来呈现画面感和戏剧性。 1958 异向 为了拍摄完美的作品,何藩总是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守候,只为等待适合的光线。当目标人物出现在最佳位置的瞬间,便按下快门,一气呵成。由于常在中环街市拍摄,何藩摸清了那里楼梯最佳光线的时间。他会从楼顶俯瞰,等待有人走过两栋楼,影子间隙的阳光地带,然后留下影像。 1956 不确定的旅程 这种拍摄手法与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瞬间”极为相似,所以他被誉为“东方布列松”。 何藩摄影作品第一次获奖是在学生时期,拍摄的是黄浦江上的一艘船。回忆起来这件事的时候,何藩说:那时,我在外滩,看到黄昏日落时的归舟,觉得有点诗情画意,就拍了下来。 也是这次获奖,奠定了何藩摄影中古典唯美的意境。 他的摄影作品与郎静山亦不相伯仲,以新派摄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规传统尺寸,形成一套别具一格的摄影理念,引起摄影界涟漪,成绩骄人。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4 , Processed in 0.08613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