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今明) 朱今明(1915-1989),我国老一辈摄影家。他善于把文学风格、导演意图、表演特色、美术造型等融为一体去创造意境刻画人物。从40年代到70年代,他一共拍摄了近30部影片,其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风暴》和《烈火中永生》都是有口皆碑的传世之作。 热血少年 1915年,朱今明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他跟好友赵丹是“莫逆之交”。两人和同学钱千里、顾而已一起办起了刊物《枫叶》。赵丹的父亲开了家电影院,几人常常跑去一起看电影,在校长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小小剧社”从此跟艺术结缘。长大后,赵丹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演员,钱千里和顾而已也成为了著名的导演、演员。 1933年,朱今明和赵丹由戏剧电影教育家章泯介绍参加“左翼剧联”,不久便遭到了当局的镇压。朱今明和赵丹不得不离开了故乡。17岁的朱今明到了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学习摄影,还先后在洗印车间、字幕车间、录音车间都工作过一段时间。1935年,朱今明抽出时间为“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筹备委员会”做舞台照明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朱今明和赵丹加入了抗日救亡宣传队。1939年,朱今明与赵丹等一行十人从重庆奔赴新疆宣传抗日。不料当地军阀盛世才大肆逮捕革命人士。朱今明被关入狱受尽种种折磨,直至1945年出狱回到重庆。 步入辉煌 (青年朱今明)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同志指示阳翰笙等一批电影人赴上海建立革命电影的阵地——昆仑影片公司,朱今明被分工负责昆仑影片公司的技术工作。 朱今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1946年与吴蔚云合作的《遥远的爱》。吴蔚云是中国最早、成就最大的摄影大师,他十分欣赏朱今明这个青年人才,一面给他介绍对象,一面举荐他拍摄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朱今明在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力求把环境气氛与影片中人物心情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例如用线条鲜明的塑形光表现抗日的场景,用软光表现糜烂生活的场景。 而电影《万家灯火》是朱今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摄影。电影中有一个主人公被误当成小偷而走投无路的情节。朱今明选了一条很窄的巷子来取景,长长的窄巷子里只打一个照明灯,为观众营造出死胡同的氛围。为表现剧本中描写的“天旋地转”,朱今明把摄影机的三角架架在一个大铁锅里,大铁锅因底下不平而摇晃着,拍出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朱今明非常善于从景物中升华出非常有意境的镜头,这是他对中国电影做出的重大贡献。 解放前后 (电影《三毛流浪记》剧照) 1948年,朱今明与韩仲良合作拍摄了电影《三毛流浪记》。为避免市民围观拍摄而失去真实性,朱今明在熙熙攘攘的上海闹市中进行“偷拍”,成功的再现了大都会中被人遗忘的阴暗角落,堪称经典。 朱今明不但是艺术家,而且是革命文艺战士。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给朱今明一个重要任务,拍摄国民党溃退前的狼狈样子。朱今明这才发现自己在拍摄电影《三毛流浪记》中“偷拍”的经验派上了用场。朱今明把一台手提摄影机装进了手提木箱子里,箱子的一侧开了个孔,他提着伪装过的摄影机在上海市区内走着,他用不怕牺牲的精神拍摄了诸多珍贵镜头,解放后都被编在《百万雄师下江南》大型纪录片中。 上海解放后,朱今明在上海军管会领导下参加了电影接管工作,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委员会主任兼总摄影师。他亲自组织彩色胶片试验,中国从此有了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0年,朱今明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再创辉煌 (电影《南征北战》海报) 1951年,电影《南征北战》的导演成荫希望在一个镜头中既看到我军英勇作战的磅礴气势,又看到敌人丢盔卸甲的狼狈之状。摄影师朱今明沉思许久,认为如果只是把摄影机架在移动车上是肯定不够的。然而,新中国刚刚成立,剧组还没到配备“升降机”的条件。朱今明想到一个土办法,亲手设计制作了一个大树墩来代替基座的“土制升降机”,解决了大问题。 1954年,朱今明跟随中国电影学习团到苏联学习。在一年半的学习时间,他快速学习了莫斯科电影大学的基本课程。回国后,朱今明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总摄影师和技术委员会主任。 电影《风暴》是朱今明摄影创作的又一次飞跃。朱今明设计暗蓝色是电影的总基调,反映旧社会暗无天日的生活状况,而红色象征着革命的旗帜,被朱今明用的“节约而突出”。 1961年,朱今明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担任摄影。朱今明和导演商量后决定在彩色片盛行的年代拍摄一部黑白电影,以此再现黎明前的黑暗,再现白公馆、渣滓洞诡谲窒息。但是,也正是这个拍摄黑白电影的决定,为朱今明招致了莫须有的罪名,导致他在文革中被剥夺自由整整八年。 永不停歇 (朱今明和《孔雀公主》剧组) 改革开放后,朱今明因身体原因逐渐转型导演,先后拍摄了《孔雀公主》和《蔡文姬》等多部电影,其中电影《孔雀公主》更是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朱今明在中国影坛辛勤耕耘了将近半个世纪,他在回顾自己的电影生涯时常说:“摄影创作不是工匠,要参与艺术创作。摄影师是影片的主要创作者,应对艺术负责。”朱今明在实际创作中,为了艺术质量不达目的死不罢休,同时又特别擅长“想办法”开拓创新,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秘诀。 1989年,朱今明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3 , Processed in 0.09730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